背景链接:习主席在G20峰会发言中,指出了当前世界经济的病根:“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动能已近尾声”。因此,要想彻底走出危机,必须在“科技创新”上下足功夫。杭州是中国的创新之都,峰会举办地点放在杭州,大有深意,其中一个目的就是突出“科技创新”这个主题。
面对被围起来在建的地铁、隧道,你有没有好奇过,它们是怎么建的?工人们如何打通山体、地下?反正小编是好奇过N回了……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专家、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杨华勇应邀接受了专访,为我们讲述地底下的故事……
杨华勇(中国工程院院士、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专家、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
G20峰会促进科技进步,让世界互联互通
院士眼:杭州的科技在信息领域举足轻重。杭州地铁、过江隧道、市政管网和地下水系统,都离不开盾构。G20的举办,给中国的盾构技术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也符合“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它会跟中国的金名片一起,更大范围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借助G20契机,补科技人才短板,促进科技进步,让世界互联互通。
浙江大学杨华勇 接地气的“麻辣”院士
背后故事
“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电液控制工程技术”……这些词是不是看着就很“高大上”呢?然而,看似“高大上”的杨华勇院士其实也很接地气哦,来看看吧!
55岁的杨华勇院士是重庆人,回国近27年一直待在西子湖畔的浙江大学。但杨华勇性格里仍有着重庆火锅的“麻辣”劲,就像别人评价他:虽然是留学英国的洋博士,做的事却十分接地气——常年在企业厂房、施工现场摸爬滚打,穿山越岭去工地“出诊”也是平常事……
连战告捷的“土盾构”
长长的隧道穿江越洋、钻山入岭,地铁在城市底下四面通达。盾构就是这个地下空间的“开路巨人”,就像蚯蚓钻洞,盾构机挖隧道就是“啃”地下的土石,然后变成泥石吐送到身后的传送带上运出隧道。当时,一台进口的直径为6.3米的普通地铁盾构机价格是6000万人民币。“为什么这么贵?因为我们自己没有。”杨华勇说。
和中国中铁工程装备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重工等龙头企业的十多年长期产学研合作中,浙大团队主要从事电液驱动、推进和控制系统的研发,这是盾构的“心脏”,也是国外技术封锁最严的部分。
2004年,杨华勇带团队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液驱动和控制系统,但施工企业不愿意“冒险”。终于等来一个“机会”——上海地铁施工,一台洋盾构“趴窝”了。杨华勇和团队到了现场,修好了洋的,却换上了土的,一启动,大刀盘开始正常发力,传送带上,削下来的泥沙缓缓吐出……
之后,杨华勇带领的高校和企业联合科研团队,摘取了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最重要的是,盾构的“中国设计中国制造”,打破了“洋盾构”一统天下、隧道施工受制于人的局面,中国进入盾构装备设计制造先进国家行列。2013年,52岁的杨华勇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穿山越岭的“出诊”教授
杨华勇的留学经历颇具传奇。他属于比较早的一批公派留学生,1984年到英国,本来只是读硕士,奖学金也只够两年的硕士学费,但他硬是读了个博士学位出来。博士毕业后有一回在浙大参加国际会议,在时任浙大校长的路甬祥教授邀请下,杨华勇留了下来。
杨华勇和浙江大学机电控制工程研究所的同事们认识盾构,是从诊治“水土不服”的洋盾构开始的。上世纪90年代,随着进口的“洋盾构”越来越多,穿山越岭“出诊”成了杨华勇和团队时常要做的一件事。也正是在这些过程中,他们发现盾构中很多问题都需要进行理论研究,于是开始申请科研基金,进行科研攻关……
和杨华勇一起留学的那批人,有不少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回国。“头十年我每次见到他们,他们都讲你忙得要死到底在忙什么!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很有规律,日子过得也舒服。我们则是整天起早贪黑。”杨华勇说,“但我们是加速度发展,虽然实验室条件差很多,但队伍的氛围很好,有着瞄准国外先进水平的心气。”
到后来,杨华勇跟国外的这些朋友说起团队干了什么事的时候,对方就感慨这些在国外都做不到,“所以,一直觉得很幸运能赶上了国家大发展。”
不做“抄图工”的实干家
从最初“被迫”跟企业打交道,到后来成为一个接地气的院士,杨华勇对创新有着自己的看法。杨华勇说,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不容易,所以高校不仅要关心“中国的0到1” “世界的0到1”,更要去对接“1到10” “10到100”……也就是在技术转化产品后,还要去帮助企业解决可靠性的问题,使企业能够实现大规模稳定生产。
目前,杨华勇带着一支由教授、副教授、研究人员和研究生组成的规模不小的团队,“我有时候是软硬兼施,逼着年轻老师和研究人员出去多跟企业合作。都知道坐在计算机前面比在工程现场舒服,但做事需要现场感。”
“去过现场磨练的研究人员和学生变化很大,他们不再是‘抄图工’,在现场发现问题,回到实验室找答案,这个过程培养出来的人更厉害。”杨华勇说。
(来源:人民日报)
访谈片花
杭州的创新科技水平目前处于怎样的位置?
杨华勇认为杭州的科技在信息领域举足轻重。杭州是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的故乡,信息化水平,智慧程度是走在世界的前列。杭州未来还会走在智能制造领域。所以可提升的空间还有很多,很期待杭州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
盾构技术究竟是什么?
盾构技术说的是一个大型成套隧道捷径装备,这个装备可以全自动化的做挖掘排渣等工作。现在的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系统,只要有隧道的地方,都离不开盾构技术。
盾构技术给杭州G20峰会有哪些支撑?
杨院士谈到,盾构技术对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杭州目前大量采用盾构技术和自主设计的装备更多。杭州在建的地铁几条线路、过江隧道系统、即将大力发展的市政管网(音),地下水系统,都离不开盾构。杭州除了G20,接下来的亚运会,整个交通系统也离不开盾构系统和盾构装备。
G20峰会对盾构技术的促进
杨院士认为杭州举办G20会给中国的盾构技术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因为G20的主题就是发展,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最主要是互联互通。“联”主要是网络信息;“通”就是海陆,陆就是离不开盾构技术。我们要跟“一带一路”的国家连起来,就是通过高铁、高速公路。这些都离不开盾构技术、盾构装备。所以杭州G20的举办,给中国的盾构技术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杨教授相信,中国的盾构装备和技术会跟中国的金名片一起,更大范围走出国门,符合国家战略。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对盾构技术充满了崇拜与好奇呢?深深的地铁和隧道底下藏着无比强大的科技!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向伟大的院士专家、科技工作者们致敬!
杨华勇:智慧城市,创新杭州。杭州G20峰会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