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科普中国繁星追梦】纪念王淦昌诞辰115周年|条件再艰苦也要守护好“实验珍宝”

光明科普
原创
光明网科普频道官方账号
收藏

编者按:2022年是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55周年,在这场伟大事业的奋斗中,国内顶级科学家、大批优秀科技专家,隐姓埋名干惊天动地事。王淦昌便是其中一位。王淦昌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惯性约束聚变的首倡者,我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值此王淦昌院士诞辰115周年及第6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科普中国、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核学会、光明网联合推出系列报道,追忆王淦昌院士,弘扬科学家精神。

回国后,王淦昌在山东大学任教,后受竺可桢校长邀请,到浙江大学教授近代物理课程。29岁的王淦昌学识渊博、谈吐幽默,是当时浙大最年轻的教授,他常常被同学们亲切地称呼为“娃娃教授”。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我国教育、科研也进入了最为艰苦的时期。国内很多大学因为战争被迫迁移校址。1938年9月,浙江大学开始了长达1000多公里的西迁。西迁之路漫长、难行,加之日本侵略者的狂轰滥炸,条件异常艰苦,但师生们从未放弃,一边辗转跋涉,一边坚持教学。

遵义东边75公里处的小县城——湄潭,教学条件极其有限,没有教室,师生们就借用城里的文庙做教室,在城外搭草棚当教室;没有桌椅,学生们就站着听课,大家常常在肩膀上挂块木板作为支撑来记录笔记。但是无论条件再艰苦,大家也从未放弃,中国的教育也从未停止。

“在宜山,三天两头有敌机空袭,实验室的那1克镭(一种放射性元素),可是‘宝贝’”。据王淦昌学生回忆,老师把那1克镭放在一只小铅匣子里,每当空袭警报响起时,老师什么东西都可以不带,但一定要把小铅匣子揣在怀里。

面对战火中无尽的艰险磨难,甚至经常受到生命的威胁,以王淦昌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和教育工作者,从未畏惧、从未放弃,为了国家的需要,为了中华的复兴,他们排除千难万险,坚持科学研究、坚持培养年轻一代,他们在行动中默默奉献,在细节中展现热爱,在科研上无怨无悔。

文字整理:光明网记者蔡琳、金赫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