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三招教你识破一切量子骗局,再也不怕量子波动速读啦!

科普中国头条创作与推送
原创
最前沿的科学消息,最新热点科普解读,我们要给你吹来科学的清风
收藏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流传了一千多年的箴言,现在还成立吗?最近,有一种类似“吸星大法”的江湖骗术博取了不少人的眼球,号称可以“5分钟速读10万字”。它还有一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名字,叫做“量子波动速读”(Quantum Speed Reading)。它的广告宣称,“只需要快速翻翻书,书中的内容就可以尽收眼底,翻的越快,你和宇宙的距离就越近。”听到这儿,我和宇宙有多近我不知道,我和骗子的距离倒是越来越近了!“量子波动速读”如此荒谬,为什么还真的有人相信呢?我上网查了一下,人家居然还有官网!而且,quantumspeedreading.com这个域名还是2006年注册的。看来是我太孤陋寡闻,这个“高科技” 骗局已经存在十几年啦。而且,它的源头并不是国内,而是我们东边的邻居日本。说实话,这可能是我听过众多“量子产品”当中最具创新(bú yào liǎn)的一个了,因为相比于之前的“量子袜”、“量子拖鞋”、“量子水杯”、“量子针灸”等等产品,“量子波动速读”真正做到了0成本忽悠,而且价格还不菲,一套课程要上万元!好歹“量子内裤”,我还真的能得到一条内裤啊!说了半天,量子到底是啥意思呢?普通人能搞懂吗?量子这个词,说的是一种基本的物理规律。有多基本呢?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说其他物理规律有的像雨,有的像雪,有的像冰,有的像雾,那么量子就像是水分子。假如你没有水分子,什么雨雪冰雾,全都白瞎。所以,“量子波动速读”虽然不靠谱,但是“量子”确实真真正正代表了高科技。只不过,要想真正搞懂“量子”的意思,咱们还得耗掉一大堆脑细胞,读完几百页科普书才行。别紧张,今天就来教你超简单的三招,教你一眼看穿所有量子骗局。第一招:质量小的是真量子,质量大的通常是假量子比如,直接控制单个的电子、原子、小分子都算是量子。因为它们质量小,只能用量子规律描述。到了细胞层面就不行了。所以,体重偏胖,远远超过小分子的产品,通常都是假量子。第二招:温度特别低的是真量子,常温下的通常是假量子比如,医院里用的磁共振设备,里面都有超导线圈,这就属于一种量子高科技。但是它必须浸泡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液氦中,才能使用。温度稍微高一点儿,它就立刻没用了。所以,温度偏高,远远超过绝对零度的,通常都是假量子。第三招:密度特别大的是真量子,常规密度下的通常是假量子比如,在太空中,有一种中子星,它的密度特别大。一勺中子星物质就有10亿吨,相当于整个珠穆朗玛峰的质量。它内部的物质就是量子的。所以,咱们地球上能见到的量子产品,密度远远达不到中子星的标准,通常都是假量子。大多数时候,以上三招至少得符合其中一招,才算是真量子。否则,99.9999%是假量子。所以,只要记住这三招,你以后再也不会被“量子”这个词吓到了。比如,在近几年的热门新闻中,量子秘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实验,201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相关的“腔量子电动力学实验”,都能够直接操纵单个光子。所以,这些量子都是真量子。再比如,科学家用的原子钟,超导体磁悬浮实验,超导量子芯片等等,都必须冷却到极低的温度才能使用,这些量子都是真量子。相反,像什么“量子波动速读”、“量子袜”、“量子拖鞋”、“量子水杯”、“量子痛经治疗仪”还有“量子接骨术”,既不能直接操纵单个粒子,又不是超低温,更没有中子星那样的密度,所以统统都是假量子!如下图:话说回来,为什么类似的高科技骗术总是像害虫一样,收拾完一茬又来一茬,层出不穷,经久不衰呢?首先是因为焦虑。这个时代似乎已经被扣上了“知识焦虑”的帽子,孩子不焦虑,家长还焦虑呢,生怕自己的孩子被邻家居家的孩子超越,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读万卷书破万里路呢?有些人恨不得直接把U盘插在孩子脑袋上,直接把知识写进去。所以一些无良商家就把高大上的“量子”和“焦虑”结合在了一起。于是,家长们蠢蠢欲动,爱子心切,绝不会错失任何一个提升孩子能力的机会,哪怕明知道可能会被骗。不得不说,这正是“量子波动速读”骗局的高明之处啊!其次,这也反映出了很多人的基础科学素养水平有待提高,根据2018年公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显示,截止2018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8.47%,如此看来,“量子波动速读”能够具有一定的市场也不足为奇。最后,希望各位可以保持理性,不传谣不造谣。如果遇到一些不懂的词汇可以先上网查一下,了解一些基本情况,再作出判断。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管名字起的多么“高大上”,任何提供“成功捷径”的技术都是骗子!因为,书山虽有路,还得以勤为径。作者| 妈咪叔编辑| Sheldon绘制| Mirror、淡淡美指| 牛猫审稿| 张文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副研究员文章由腾讯科普“科普中国头条创作与推送项目”团队推出转载请注明来自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