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一次致死率50%,带走喜多川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个什么病?

科普中国头条创作与推送
原创
最前沿的科学消息,最新热点科普解读,我们要给你吹来科学的清风
收藏

近日,各大新闻媒体都在醒目位置报道了一位叫做Johnny喜多川的老人因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去世的消息。提起喜多川老先生相信大家跟我一样陌生,但是要说起他旗下的艺人,那可是响当当的明星大腕云集,比如:木村拓哉,岚等等,他也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世界上举办过最多场演唱会的人。但是,今日话题并非喜多川本尊,而是导致他去世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英文: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这一极其凶险的疾病。蛛网膜是什么?要了解这个疾病,首先得先知道什么是蛛网膜。我们都知道,大脑是非常脆弱的;而头骨则像一个坚硬的安全帽一样保护着我们的大脑。在这顶“安全帽“和大脑之间,则是三层脑膜:紧贴“安全帽“内侧的硬脑膜(Duramater)、紧贴大脑表面的软脑膜(Piamater),以及两者之间的蛛网膜(Arachnoidmater)。顾名思义,蛛网膜下腔就是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腔隙。它里面充满了脑脊液,像一层海绵一样能够缓冲头部受到的冲击。这三层脑膜一直延续至脊髓,保护着我们的中枢神经组织。为什么说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个凶险的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发生在蛛网膜下腔,即大脑的软脑膜及蛛网膜之间隙的出血。通常是突然发病,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剧烈疼痛,在数秒内发展到高峰,常常还会伴有短暂意识丧失乃至昏迷。10%到35%的病人甚至还来不及被送到医院就被夺去了生命,实在是非常凶险的疾病!最常见的蛛网膜下腔内的出血是由于头部外伤引起的,但因头部外伤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不同,诊断和治疗也不同。通常所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是指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85%是由颅内动脉瘤突然破裂引起,多见于40到65岁的人群。如何诊断及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90%以上的病人通过头部CT(断层扫描)检查即可明确诊断。而少数病人需要做腰椎穿刺,也就是从腰椎间隙进针到蛛网膜下腔采取脑脊液检查其中的血细胞。正常人的脑脊液是不含有血液的,因此可以很快做出诊断。另外MRI(核磁共振)及脑血管造影等检查对于明确病变部位等也有帮助。治疗方面主要包括:卧床休息,对症控制头痛及烦躁等症状,控制血压(如果血压过高则有可能加重出血,如果血压过低则有可能影响脑部供血),预防便秘以免过度用力。有些病人还需要进行手术以闭塞动脉瘤从而降低再次出血的风险。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怎样?整体来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预测疾病的可能病程和结局)并不乐观,第一次出血的死亡率高达40%到50%;另外有15%左右的病人死于再次出血,多在首次出血后的几周内发生。发病半年后再次出血的概率下降到3%。然而对于幸存下来的病人,他们中大约四分之一可能会出现一些后遗症,比如肢体无力,认知功能下降等。病人的年龄,是否有过心脏或肝脏疾病,动脉瘤的位置以及就医时间等因素都对这个疾病的恢复有影响,因此老年人突然发生剧烈的头痛还是建议尽快去医院就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如此之高,预后又是这么得差那我们该如何预防呢?细心的朋友们应该发现了,既然85%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脑动脉血管瘤破裂引起的,那么我们通过进行脑血管造影早早地发现动脉瘤,然后通过手术将其闭塞,不就可以将这恶魔扼杀在摇篮里,一劳永逸了嘛!引用一句老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这个方法在理论上没有问题,但是并不代表每个人都需要去做脑血管造影。因为脑动脉瘤是非常地罕见,而且脑血管造影本身是一项有创检查,费用也不低,因此并不适合用于大规模的筛查。一般认为,如果家里有两名以上的一级亲属出现由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话,那么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是有必要的。即使发现了未破裂的脑动脉瘤,预防性手术对患者的有益性还缺少足够的临床数据来支持。备注:“蛛网膜”的叫法竟然来自希腊神话蛛网膜的英文单词为Arachnoid mater。其中arachnoid本意是蛛丝样的,蛛网般的。源自在希腊神话中,一位少女名字:阿拉克尼(Arachne)。阿拉克尼自诩纺织技术天下无双且不承认自己的技术是源自女神雅典娜(主司战争、手工艺、艺术、智慧以及公正)。雅典娜十分震怒,化身为一名老妇想要点化阿拉克尼。没想到阿拉克尼执迷不悟,于是雅典娜现出真身,并和阿拉克尼比赛纺织,结果阿拉克尼赢得了比赛。雅典娜虽然贵为智慧女神和战争女神,当发现一个凡人的纺织技术竟然超过了自己,竟然恼羞成怒地将阿拉克尼的作品撕碎。受到惊吓和侮辱的阿拉克尼上吊自杀。雅典娜见状,救活了阿拉克尼,但是却把她变成了蜘蛛,永远都是处于吊着的状态。在解剖学中,脑膜内层结缔组织薄膜和蜘蛛网十分类似,因此得名Arachnoid Mater。作者 | 【中】徐鹏 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审阅 | 【中】李卓思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编辑 | 王波文章由腾讯科普“科普中国头条创作与推送项目”团队推出转载请注明来自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