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暴龙家族又添新成员,毛茸茸的还是个飞毛腿

科普中国头条创作与推送
原创
最前沿的科学消息,最新热点科普解读,我们要给你吹来科学的清风
收藏

暴龙类恐龙可能是恐龙大家族中最著名的一个分支,它们不仅是科学家的重点研究对象,也是公众心目中的宠儿。尤其是暴龙类的代表性恐龙——霸王龙(又名“雷克斯暴龙”)更是家喻户晓的明星,出现在数不清的影视作品、科普书籍和宣传品中。暴龙家族新成员,竟然长得这么萌?近日,美国北卡州自然科学博物馆等机构的古生物学者发现了一种小型原始暴龙。它生活于白垩纪晚期,身型小巧,却有一个响亮大气的名字:无畏摩罗斯龙,意思是“无畏前行的厄运之神”(古希腊神话中摩罗斯象征厄运将至)。本次发现的化石来自美国犹他州,埋藏在年代距今约97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早期地层中。挖掘出土的化石标本包含一条右腿(股骨、胫骨、跖骨等),以及小部分牙齿。古生物学家根据其1.2米的腿骨化石推测,无畏摩罗斯龙体长在3米左右,身高1.5米,体重不超过80千克。这样的身材跟它体长13米,身高5米,体重超过7吨的“孙子辈”霸王龙相比,真的是又小又萌了!据古生物学家说,无畏摩罗斯龙之所以拥有与身材并不相符的响亮名字,是因为这只恐龙的演化意义非同一般。研究者通过比较发现:无畏摩罗斯龙的骨骼形态介于暴龙类恐龙的亚洲原始祖先和美洲霸王龙为代表的晚期暴龙之间,与同时期的亚洲暴龙(如中国甘肃地区发现的白魔雄关龙等)更相近。因此,摩罗斯龙代表了暴龙从原始向晚期形态的过渡形态,并最终将演化成体型巨大的“毁灭化身”。而名字里的“无畏”则是在赞美它无畏前行,将暴龙类的领地从亚洲扩散到美洲。同时它的出现,将北美洲地区暴龙类恐龙的历史提前了近2000万年。研究者认为,除了体型娇小之外,摩罗斯龙还是个“飞毛腿”。它的腿部纤细,小腿和爪子相对较长,这就证明摩罗斯龙比较擅长快速奔跑。相比之下霸王龙由于体重过大,甚至连快速奔跑的人都追不上。关于摩罗斯龙为什么要进化出这种特长,古生物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假说:因为当时北美洲还生存着异特龙类的大体型掠食者。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暴龙类因为受到这群“恶霸”的欺压,才只好保持小体型,并进化出快速奔跑的能力躲避异特龙类的追逐。直到异特龙类灭绝以后,解放的暴龙类才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整个北美洲地区的霸主。大王家族兴盛史以霸王龙为代表的暴龙家族其实不仅仅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北美洲,在欧洲、亚洲等地都曾被发现,最新的研究发现,甚至包括澳大利亚和南美洲的南半球也发现了暴龙家族的足迹。这些化石分布的时代从侏罗纪中期一直到白垩纪末期,向我们展示了1亿多年来暴龙家族的演化历史。迄今发现最早的暴龙类:五彩冠龙在恐龙的系统演化树上,暴龙家族在鸟类家族出现之前就分化出来了,换句话说,暴龙类比鸟类更早出现在地球上。已知最早的鸟是发现于德国的始祖鸟,生活在大约1.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所以从理论上讲,暴龙家族的出现应该在1.5亿年以前。可是自从霸王龙在100多年前被发现以来,人们再也没有找到白垩纪之前的暴龙类化石。2002年,中国著名恐龙专家徐星带领团队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地区发现了一种原始的暴龙类恐龙化石,经年代测定为距今1.6亿年,这是迄今发现最原始的暴龙类恐龙,定名为“五彩冠龙”。种名五彩是为了纪念其发现地,属名冠龙是因其头上长有一个像鸡冠一样的骨质结构。它的头冠里面充满空腔并十分脆弱,因此应该不具备争斗等实用性功能,很可能是用来求偶或者是识别同类的标志,就像现生孔雀的尾巴、麋鹿的角。这一骨质冠与现生许多鸟类头上的求偶标志十分类似,是鸟类起源于兽脚类恐龙的证据之一。褪鳞化羽:毛茸茸的暴龙类一代又一代的古生物学家将霸王龙描绘成身披鳞片的巨型掠食者,然而我要告诉你,霸王龙的先祖们身上长的并不是鳞片,而是纤维状的长毛,你会相信吗?2004年在我国辽宁地区距今1.25亿年热河生物群地层中发现了小型的原始暴龙类——奇异帝龙。它体长2米,体重30公斤,是迄今发现的白垩纪早期体型最小的暴龙类之一,更为神奇的是,在它的骨骼化石周围发现了黑色的印痕,经过古生物学家研究分析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这些印痕居然是羽毛。从此奇异帝龙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我们由此知道暴龙类体表也能长有羽毛,而不是像我们原来认为的体覆鳞片。更令人震惊的发现还在后面,2013年徐星的团队又在统一生物群的地层中发现了一种体长9米,体重1.4吨的大型原始暴龙类化石,并在其骨骼周围发现了平均长度在15厘米的长毛!徐星将其命名为“华丽羽王龙”,这也是迄今发现体型最大的长有羽毛的暴龙类。经过仔细研究,徐星研究员认为华丽羽王龙身上长的是丝状结构的羽毛,其作用是保持体温。因为当时的辽西地区曾经有过年平均气温在10度的“冰期”,恐龙为了维持活动,不得不将鳞片进化成羽毛来取暖,这也为羽毛最初起源提供了佐证。另外,在同一地区古生物学家还发现了身长超过10米的喀左暴龙,加上9米长的羽王龙,暴龙家族终于开始朝着大型化而努力了。在距今7500多万年的白垩纪晚期,暴龙家族终于摆脱异特龙家族的阴影,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王朝,这时候暴龙家族分成了以艾伯塔龙、蛇发女怪龙、惧龙等为代表的体型较小的轻型暴龙类和以特暴龙、暴龙为代表的巨型暴龙类。皇家骑兵:蛇发女怪龙(戈尔冈龙)蛇发女怪龙(戈尔冈龙)可以说是暴龙家族名字最为奇怪的成员之一了。它的得名和其拉丁文Gorgosaurus中的“Gorgon”有关,意思是希腊神话中的戈尔贡三姐妹,而长了满头的毒蛇的美杜莎在三姐妹中最为著名,因此它的中文名字被翻译成蛇发女怪龙。蛇发女怪龙生活在距今7000多万年前的北美地区,体长约8米,体重约2.5吨,比起13米长、7吨重的表弟霸王龙来讲,算是个“小瘦子”了。正因为体重较轻,并且拥有长而强壮的后肢,蛇发女怪龙跑起来的速度在大型肉食性恐龙中名列前茅。从目前发现的化石数量判断,它们会成群的出没,发现猎物后会像骑兵一样对其展开快速冲锋,一举消灭。巨龙捕手:特暴龙作为霸王龙的近亲,特暴龙生存于距今约7400万年前到70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的亚洲蒙古和中国地区。特暴龙的体长能达到12米,体重6吨,是亚洲地区发现的体型最大的暴龙类。和近亲霸王龙相比,特暴龙吻部较窄,前肢比例是暴龙科里最短的。特暴龙在我国分布广泛,古生物学家们在河南、广东、云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都曾发掘出过特暴龙恐龙类的骨骼化石。由此也可以显示出这种恐龙在当年是何等繁盛。作为亚洲顶级的猎食者,特暴龙尤其喜欢对体型庞大的恐龙下手,一方面是因为能获得更多的肉,一方面也是因为猎杀大型猎物更具有挑战性。比如体长9米到10米的植食性恐龙蜥嵴龙(一种鸭嘴龙)以及体长12米左右的纳摩盖吐龙(一种蜥脚类恐龙),都是特暴龙的主要猎杀对象。关于中生代的王者、恐龙界的暴君——霸王龙(雷克斯暴龙),其档案可谓是汗牛充栋,小编我就不赘述了。但是下面我将给大家介绍两只颠覆经典形象的暴龙家族异类:巨爪杀手:纳氏大盗龙满口尖牙、浑身腱子肉、再搭配上萌萌哒小短手,这是霸王龙在人们心中最经典的形象。尤其是前肢,短小到无法触及自己的嘴。因此,漫画家不知疲倦地描绘出霸王龙无用前肢的尴尬漫画。然而1998年发现的暴龙家族的一个新成员——纳氏大盗龙,却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观念。最初发现这种恐龙的化石中包括些长度达到40厘米的爪子,当时的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特征和驰龙科脚上巨大的第二趾非常相似,就给它起了大盗龙的名字。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化石被找到,古生物学家们发现这个巨大的钩爪并不是长在大盗龙脚上,而是长在手上的!大盗龙身长8.5米,高2.8米,体重在2.5吨左右,它的腿部修长,擅长追捕中小型的恐龙,配合长有巨大钩爪且有力的前肢能很快的制服猎物。“匹诺曹霸王龙”:虔州龙张着布满利齿的血盆大口扑向猎物似乎是暴龙类恐龙给人们留下的经典形象。同时童话名著《木偶奇遇记》里长着长鼻子的匹诺曹,给许多人留下童年记忆。在赣州发现的霸王龙类新表亲——虔州龙,因为长着狭长的脑袋和0.7米长的口鼻部而被命名“匹诺曹霸王龙”。虔州龙属于暴龙家族中的长头霸王龙类,体长约8米,体重约5吨,生活在距今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的赣州地区,是当时该地区无可争议的霸主。暴龙类家族在地球上繁衍了1亿多年,终于在中生代最后的1600万年熬出头,成长为独霸天下的史前王者。遗憾的是,风水轮流转,暴龙也没逃过6600万年前的生物大灭绝,最终把地球霸主的宝座让给了今天的哺乳动物。作者 | 刘森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展览部主任审稿 | 梁飞 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副教授责编 | 高佩雯文章由腾讯科普“科普中国头条创作与推送项目”团队推出转载请注明来自“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