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葱紫斑病的防治技术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一、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和花梗。发病多从叶尖或花梗中部开始向上蔓延,出现紫褐色小斑点或纺锤形稍凹陷斑,潮湿时长有黑褐色粉霉状物,病斑扩展中有几个相互融合或环绕叶和花梗,病部软化易折断,严重时叶大量枯死种株花梗发病率高,致种子皱缩,不能充分成熟鳞茎受害引起半湿性腐烂,收缩变黑。侵染循环病原以菌丝体随病残体上越冬,借气流或雨水传播,从气孔、伤口或表皮侵入,潜育期1~4天。二、发生因素 发病适温为25℃~27℃,低于12℃则不发病。温暖多湿的夏季发病重。沙质土,旱地,早苗或老苗,缺肥,以及葱蓟马为害重的田块,发病重。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实行2年以上轮作。②施足基肥,加强田间管理,增强寄主抗病力。(2)物理防治:鳞茎可用40℃~45℃温水浸1.5小时消毒。(3)药剂防治:①种子用40%甲醛300倍液浸3小时,浸后及时洗净。②发病初期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3~4次,均有较好的效果。编辑:石慧芳审核专家:山西农业大学教授 温祥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