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羊沙门氏菌病羊沙门氏菌病包括绵羊流产和羔羊副伤寒两病。发病羔羊以急性败血症和泻痢为主。1.1流行病学沙门氏菌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的羊,无季节性,传染以消化道为主,交配和其他途径也能感染;各种不良因素均可促进该病的发生。1.2临床症状潜伏期长短不一,依动物的年龄、应激因子和侵入途径等而不同。(1)羔羊副伤寒(下痢型)多见于15~30日龄的羔羊。体温升高达40℃~41℃,食欲减退,腹泻,排黏性带血稀粪,有恶臭;精神委顿,虚弱,低头,拱背,继而倒地,经1~5天死亡。发病率约30%,病死率为25%。(2)绵羊流产多见于妊娠的最后两个月,病羊体温升至40℃~41℃,厌食,精神抑郁,部分羊呈腹泻症状。病羊产下的活羔,表现衰弱、委顿、卧地,并伴有腹泻,往往于1~7天死亡。病母羊也可在流产后或无流产的情况下死亡。羊群暴发1次,一般持续10~15天。1.3防治措施病羊可隔离治疗或淘汰处理。对该病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很多,但必须配合护理及对症治疗。首选药为氯霉素,其次是土霉素和新霉素,羔羊按每日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分3次内服;成年羊按每次每千克体重10~30毫克,肌肉或静脉注射,1日2次。呋喃唑酮也可应用,按每日每千克体重5~10毫克,分2~3次内服,连续用药不得超过2周。也可试用促菌生、调痢生、乳康生等微生态制剂,按说明拌料或口服,使用时不可与抗菌药物同用。2羊快疫羊快疫是由梭菌类经消化道感染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以突然发病,病程短促,真胃出血性炎性损害为特征。2.1流行病学发病羊多为6~18月龄、营养较好的绵羊,山羊较少发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腐败梭杆菌通常以芽孢体形式散布于自然界,特别是潮湿、低洼或沼泽地带。羊只采食污染的饲草或饮水,芽孢体随之进入消化道,但并不一定引起发病。当存在诱发因素时,特别是秋冬或早春季节气候骤变、阴雨连绵之际,年寒冷饥饿或采食了冰冻带霜的草料时,机体抵抗力下降,腐败梭菌即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使消化道黏膜发炎、坏死并引起中毒性休克,使患病羊迅速死亡。本病以散发性流行为主,发病率低而病死率高。2.2临床症状患羊往往来不及表现临床症状即突然死亡,常见在放牧时死于牧场或早晨发现死于圈舍内。病程稍缓者,表现为不愿行走,运动失调,腹痛、腹泻,磨牙抽搐,最后衰弱昏迷,口流带血泡沫,多于数分钟或几小时内死亡,病程极为短促。2.3防治措施(1)常发病地区,每年定期接种“羊快疫、肠毒血症、猝死三联苗”或“羊快疫、肠毒血症、猝死、羔羊痢疾、黑疫五联苗”,羊不论大小,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注苗后2周产生免疫力,保护期达半年。(2)加强饲养管理,防止严寒袭击。有霜期早晨放牧不要过早,避免采食霜冻饲草。(3)发病时及时隔离病羊,并将羊群转移至高燥牧地或草场,可收到减少或停止发病的效果。(4)本病病程短促,往往来不及治疗。病程稍拖长者,可肌注青霉素,每次80万~100万单位,1日2次,连用2~3日;内服磺胺嘧啶,1次5~6克,连服3~4次;也可内服10%~20%石灰乳500~1000毫升,连服1~2次。必要时可将10%安纳咖10毫升加于500~1000毫升5%~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3羊肠毒血症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或“类快疫”,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本病以急性死亡、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为特征。3.1流行病学发病以绵羊为多,山羊较少。通常以2~12月龄、膘情较好的羊只为主。魏氏梭菌为土壤常在菌,也存在于污水中,通常羊只采食被芽孢污染的饲草或饮水,芽孢随之进入消化道,一般情况下并不引起发病。当饲料突然改变,特别是从吃干草改为采食大量谷类或青嫩多汁和富含蛋白质的草料之后,导致羊的抵抗力下降和消化功能紊乱,D型魏氏梭菌在肠道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经胰蛋白酶激活变为毒素进人血液,引起全身毒血症,发生休克而死。本病的发生常表现一定的季节性,牧区以春夏之交抢青时和秋季牧草结籽后的一段时间发病为多;农区则多见于收割抢茬季节或补食大量富含蛋白质饲料时。一般呈散发性流行。3.2临床症状本病发生突然,病羊呈腹痛、肚胀症状。患病羊常离群呆立、卧地不起或独自奔跑。濒死期发生肠鸣或腹泻,排出黄褐色水样稀粪。病羊全身颤抖、磨牙,头颈后仰,口鼻流沫,于昏迷中死去。体温一般不高,血、尿常规检查有血糖、尿糖升高现象。3.3防治措施(1)常发病地区,每年定期接种“羊快疫、肠毒血症、猝狙三联苗”或“羊快疫、肠毒血症、猝狙、羔羊痢疾、黑疫五联苗”,羊只不论大小,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注苗后2周产生免疫力,保护期达半年。(2)加强饲养管理,农区、牧区春夏之际少抢青、抢茬,秋季避免采食过量结籽牧草。发病时及时转移至高温牧地草场。(3)本病病程短促,往往来不及治疗。羊群出现病例多时,对未发病羊只可内服10%~20%石灰乳50~100毫升进行预防。4绵羊痘绵羊痘又名绵羊“天花”,是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以无毛或少毛部位皮肤、黏膜发生痘疹为特征。4.1流行病学自然条件下,绵羊痘只发生于绵羊,不传染给山羊和其他家畜。潜伏期平均6~8天。流行初期只有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蔓延至全群。病羊和带毒羊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经损伤的皮肤和黏膜。饲养人员、饲管用具、皮毛产品、饲草、垫料以及外寄生虫均可成为传播媒介。绵羊痘是各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羔羊发病、死亡率高,妊娠母羊可发生流产,故产羔季节流行,可招致很大损失。本病一般于冬末春初多发。气候寒冷、雨雪、霜冻、饲料缺乏、饲管不良、营养不足等因素均可促发本病。4.2临床症状病羊体温升高达41℃~42℃,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并伴有可视黏膜卡他性、脓性炎症。大约经1~4天后,开始发痘。痘疹多发生于皮肤、黏膜无毛或少毛部位,如眼周围、唇、鼻、颊、四肢内恻、阴唇、乳房、阴囊以及包皮上。开始为红斑,1~2天后形成豆疹,突出于皮肤表面,坚实而苍白。随后,丘疹逐渐扩大,变为灰白色或淡红色半球状隆起的结节。结节在2~3天内变成水痘,水痘内容物逐渐增多,中央凹陷呈脐状。在此期间,体温稍有下降。由于白细胞的渗入,水痘变为脓性,不透明,成为脓疱。化脓期间体温再度升高。如无继发感染,则几日内脓痘干缩成为褐色斑块,脱落后遗留微红色或苍白色的瘢痕,经3~4周痊愈。4.3防治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勿从疫区引进羊和购入羊肉、皮毛产品。抓膘保膘,冬春季节适当补饲,注意防寒保暖。(2)疫区坚持免疫接种,使用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大小羊只一律尾部或股内侧皮内注射0.5毫升,4~6天产生免疫力,保护期1年。(3)发生疫情时,划区封锁,立即隔离病羊,彻底消毒环境,病死羊尸体深埋。疫区和受威胁区未发病羊用鸡胚化弱毒疫苗实施紧急免疫接种。(4)治疗应在严格隔离的条件下进行,防止病原扩散。皮肤上的痘疮,涂碘酊或紫药水;黏膜上的病灶,用0.1%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冲洗后,涂拭碘甘油或紫药水。继发感染时,肌肉注射青霉素80万~160万单位,连用2~3日;也可用10%磺胺嘧啶钠10~20毫升,肌肉注射1~3次。有条件时可用羊痘免疫血清治疗,每只羊皮下注射10~20毫升,必要时重复用药1次。5山羊痘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本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绵羊痘相似,主要在皮肤和黏膜上形成痘疹。山羊痘病毒与绵羊痘病毒在分类上同属于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自然情况下,山羊痘病例较为少见。山羊痘只感染山羊,同群绵羊不受传染。山羊痘的诊断方法同绵羊痘。临床上,通常与羊传染性脓疱进行鉴别。羊传染性脓疱在绵羊、山羊均可感染发病,主要于口唇和鼻孔周围皮肤、黏膜上形成水疱、脓疱,后结成厚而硬的痂,痴皮下有肉芽组织增生性病变,一般无全身反应。山羊痘的预防,我国已研制出的山羊痘弱毒疫苗,可用于山羊痘的预防,皮下接种0.5~1.0毫升,安全有效,保护期可达6~12个月。其他防治措施参见绵羊痘。编辑:薛惠玲审核: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毛杨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