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秋旱”是指9—11月小麦整地播种期和苗期,气温持续偏高、降水稀少、空气干燥、蒸发旺盛,致使土壤迅速失水、土壤湿度降至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为50%以下的一种大气-土壤干旱现象。据统计,黄淮海地区轻“夹秋旱”2-3年一遇,重者4-5年一遇,严重“夹秋旱”8—10年一遇。北部和西部的出现机率大于南部和东部。由于秋季是夏冬季风的交替过渡季节,锋面和雨带的位置是受季风强度决定的,当蒙古高压占据华北和华中以后,云雨带便随锋面移至长江以南,黄淮海地区出现秋高气爽天气,是造成夹秋旱的天气原因;该区西部地势高,北部多砂质土,中部为黄泛区,南部为砂礓、黑土,土壤蓄水能力差、易涝易旱,是形成夹秋旱的地理原因。农谚:“麦怕胎里旱”。适时降水有利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保证苗齐苗壮和安全越冬。“夹秋旱”年份,空气干燥,土壤含水量减少,适耕期短,整地播种质量差,降低出苗率和整齐度,造成次年减产。据统计淮北小麦7个减产年中,“夹秋旱”占4年以上。防御“夹秋旱”,首先要蓄墒防旱,及时中耕,防止跑墒,随耕随耙,耙细耙平,以备足墒播种。其次,扩大机耕、机播面积,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保墒防旱,充分利用较好的表墒提高播种质量,达到苗全、苗齐、苗匀的目的。第三,借墒,抢墒和造墒播种。表土干旱下层墒好,可开沟借墒播种,使种子出苗;降雨后或墒情较好,适时抓紧抢墒播种,保证出苗;土壤干旱采用湿粪、湿种增湿开沟播种,或流水造墒引苗出土。此外,增施有机肥料培养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蓄水能力、并采用抗旱稳产的优良品种等,也是经济有效的措施。编辑:贾晓琼审核专家: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副秘书长、高级农艺师 李凤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