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区选择 养殖场地应选择在潮流畅通、受大风浪影响较小的港湾,水深5~30米,底质为泥沙底或沙泥底,流速15~25米/分钟为宜。海区水质良好,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盐度18‰~32‰,饵料生物丰富,敌害生物较少,无大量工业或生活污水注入。2.筏架设置 筏架设置要保证水流畅通、设施安全和操作管理方便。筏架有单绳筏、竹排浮筏等多种样式,主要结构包括浮绠、桩缆、桩头、浮子和吊绳等部分。各部分器材的质地、长度、直径要视海区条件、材料来源便利和使用寿命来定。养殖品种不同,养成绳差异很大。牡蛎养殖用胶皮绳,贻贝养殖用红棕绳,紫菜养殖用聚乙烯网帘,羊栖菜养殖用聚乙烯绳等。3.苗种运输 根据距离和运输条件,确定运输方法。运输方法有干运和水运两种,通常采用干运法。4.挂(夹)苗 苗种质量要好,规格要齐。在挂(夹)苗时,要控制苗种密度,保证生长空间。5.日常管理 经常下海巡视观察,及时补苗,清除附着生物,调整浮力,防治病敌害,检查筏架安全,做好防灾工作。藻类养殖还要调节水层,紫菜养殖要适时晒帘。6.套养或轮养 为提高海区利用率和设施使用率,增加经济收入,可实行贝藻套养或贝藻轮养、藻类多茬养殖。近年来,我省海水养殖涌现出了不少新型养殖模式,如贻贝与海带套养、贻贝与羊栖菜套养、海参与海带套养、以及紫菜与海带轮养、蟹藻立体养殖等方式,显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贝藻套养方法主要有区间套养、筏间套养和绳间套养等3种类型,以区间套养最为方便,筏间套养效果好但增加成本,绳间套养(藻类平挂、贝类等垂挂)效果好,但有可能发生相互缠绕、磨损,操作不方便,各地可根据海况条件和自身养殖需求自行选择。轮养中则要注意轮养品种的快速生长期互补问题。7.收获 尽量在台风前收获,避免台风造成的损失。编辑:胡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