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思维训练学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简介

从历史来看,人类很早就意识到思维训练的重要性,无论是苏格拉底的“头脑助产术”,还是亚里士多德的“思维工具说”都代表了先贤们对思维训练的一种不懈探索和研究。近代,当创新学在工商界蓬勃兴起的时候,思维训练迎来了它的真正黄金发展期,大量的思维研究新成果不断涌现,无数的思维方法和技巧被应用于企业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之中,进而也带动了学校和教育界对思维训练的重视与引进。

尽管思维训练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它一直是作为一种教育技术,而不是一门独立学科出现在世人面前。从我个人长期的思维研究和实践经验来看,这种把思维训练视为一种教育技术的观点已经成为一种瓶颈,严重制约了思维训练的进一步发展和更广阔的应用。

思维训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是21世纪信息时代来临的必然。当人类经历了原始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发展到信息时代时,思维的重要性从未象今天这样强烈凸显。从无处不在的头脑智能竞争,到日益普遍的心理疾病治疗;从企业对消费者的控脑宣传,到新闻媒体对社会大众的思想灌输;从未来战争的思维武器,到发达国家的创新经济……所有这一切的背后都隐藏着对思维的深刻研究和广泛应用。

恩格斯曾说:(在思想理论和技术发展方面)社会需要要比一百所大学更能起到鼓励和促进作用。今天,思维训练学出现无疑也是当今社会强烈需求的结果。

分类简单讲,思维训练学是一门研究思维和训练思维的实用学科。它包括两大类别,四大领域:

两大类别——个人思维/组织思维

四大领域——个人思维研究/个人思维训练;组织思维研究/组织思维训练

理论技术体系思维训练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知识理论体系和训练技术体系,由于思维的无处不在,所以思维训练不仅涉及到所有与人有关的领域,如职业领域、学习领域、生活领域、教育领域、技能领域、情感领域等,还延伸到所有具有思维特征的组织系统领域,如企业组织、民间组织、网络组织、金融组织、市场组织、舆论组织等。面对思维训练悠久的历史和这样一个盘根错节、交织繁复的现状,要想真正完整构建起思维训练学的理论大厦,使之整合形成一门规范清晰、井然有序的学科实在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超级系统工程,它也许需要集中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

虽然思维训练学广博无边,但也并非让人无从把握,其实只要能够抓住三大主线,我们还是不难提纲挈领地掌握思维训练学的精髓。这三大主线就是思维训练的三种主要形式,它们分别是:

强智训练——对 “智能”的培养和训练。如创新思维培养、综合分析能力训练等。

控脑训练——对 “思想”的培养和训练。如儒家思想培养、消费品牌忠诚度训练等。

调心训练——对 “情感”的培养和训练。如阳光心态培养、焦虑症心理矫正训练等。

强智思维训练强智训练与知识教育的历史一样久远,在古代人们对智能的训练是与知识的传授混同在一起的,即使今天许多国家的正规教育仍保留着将知识教育视为智育的习惯,认为知识的多少与智能的高低成正比,实际上这已被证明是一个错误的教育理念。历史上,犹太民族是最先洞察到智育与知育不是一回事的民族,犹太人重视知识的学习,但他们更重视智慧的培养,他们认为只有知识没有智慧的人如同背着书本的蠢驴。不同寻常的教育观让这个民族孕育出无数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政治家,据统计:诺贝尔奖从1901—2001年的100年里,总共680名获奖者,其中犹太人或具有犹太血统者获奖有129人,约占全球诺贝尔奖总数的五分之一。而犹太人总数占世界总人数还不到0.3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比例。在美国资产排名前400个富豪家族中,犹太人占了23%。如果仅限于前40个,那么实际上有40%是犹太人。尽管统计数字是抽象枯燥,让人感到乏味的,但它揭示出的背后惊人秘密值得人们去深思反省。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思维的奥秘知之甚少,所以一直无法找到行之有效的智能培养和训练方法,无奈之下人们只有将天才拥有超常智能的原因归结于遗传天赋,认为智能是无法像知识一样通过后天系统教育来大规模传授与学习,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中期才随着思维科学的一大批突破性研究成果的出现被打破。在无数有识之士的宣传和推广下,今天人们不仅知道智能是可以通过后天教育训练快速提升的,而且还广泛地将这一理念付诸于实践,无论是婴儿早期胎教、中小学生思维技能训练,还是企业团队创造力开发、领导者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提升,实质上都属于强智思维训练的具体实践与应用。

强智思维训练分为个人与组织两大领域,组织强智训练,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思维训练来提升组织的智能。通常组织强智训练包括四个主要方面:

1) 智能型团队建设——什么样的团队有助于增强组织的智能?如,创新型团队。

2) 智能型职位设计——什么样的职位有助于增强组织的智能?如,营销策划职位。

3) 智能型部门设计——什么样的部门有助于增强组织的智能?如,战略部、研发部。

4) 智能型机制选择——什么样的机制有助于增强组织的智能?如,无疆界管理机制。

组织也具有智能对许多人来说也许是一个新奇的观点,其实如果我们能够发挥一点想象力就不难发现像企业、军队、政党、社团、政府、城市、国家、社会等复杂组织,它们如同动物或人一样也会思维、也有智能,它们都能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懂得趋利避害,懂得竞争博弈,懂得发展进化。在这些组织中,每个人就象是一个神经元细胞,众多人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神经系统,就创造了组织的思维,使组织具有一定的智能。关于什么是组织的思维和智能的问题在后面的章节里会详细阐述,在这里就不多做解释了,我仅就组织强智训练的一些比较成熟的案例作简单介绍,帮助大家从智能的角度去全新地理解我们熟悉的世界,洞察其中成败兴衰之道的奥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智能型团队的建设。由美国著名的创造学之父奥斯本制定的头脑风暴法也许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可量化证明能够提升团队创造力的方法。运用该方法进行思考可以有效地激发参与者的灵感,在短时间获得大量实用的创意。许多人以为对组织进行强智训练就是对组织中的每一个人进行智能训练,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就像军队的整体战斗力是不依赖个人的战斗技能而要依靠集体配合协调一样,一个团队的智能提升首先是集体协作配合,相互支持的结果,而不是靠某个人的非凡才智获得的,个人智能再高如果彼此不能够协作的话,可能三个诸葛亮还比不上一个臭皮匠,仅仅是内耗就能让团队的智能降低到个人的智能水平之下。头脑风暴法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制订了一套规范标准的集体思考规则和流程,尽管该方法并没有提升某个人的智能,但它的规则和流程可以保证团队的集体创造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所以,在建设智能型团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宏观的组织智能训练问题,其次才是微观的个人智能训练问题。

智能型职位与智能型部门的设置有些类似,它们都属于在组织系统中增加新智能因子的强智方法。随着组织规模和结构的发展,它必然会产生思维功能的进化,衍生出一些新的智能,这一点组织智能与动物智能进化发展轨迹没什么区别。当动物的神经系统一步步由神经束系统——神经团系统——脑神经系统——大脑神经系统进化发展时,它的思维功能也逐渐复杂强大,其智能类型也越来越高级繁多。同样,一个企业在创立之初时,可能组织所有的思维功能都集中在领导者一个人的头脑中,但当企业规模一天天扩大,经营层次越来越高,竞争对手越来越强大时,组织的思维功能必然会沿着一人思考——多人思考——职位思考——部门思考的轨迹进化发展,而且组织思维的分工也会越来越细化、专业化。比如,从情报员到情报部门,从参谋到参谋部门,从指挥员到作战指挥中心的出现就是军队组织顺应作战规模扩大、作战节奏加快需要应运而生的智能型职位、智能型部门,而早期的军队编制中是没有这些的。无独有偶,从市场调研员到信息咨询部,从广告策划员到营销策划部,从设计员到研发部,从经理助理到战略规划部的出现也是顺应企业规模扩大,市场竞争白热化、复杂化的必然结果。

组织之所以会像动物一样不断向智能金字塔的顶端进化完全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结果。只有最聪明的动物才有资格占据食物链的顶端,同样也只有最聪明的组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一般来讲,智能型职位、智能型部门的强智训练就是根据组织的规模、层次和竞争环境有针对性地“量体裁衣”,设置和培养最佳的新智能因子,增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智能竞争力。

组织的机制也有智能吗?很多人会此惊诧不解。其实,换一个角度我们也不难理解这个有点“怪诞”的观点。好的机制会让懒人变成勤快人,坏的机制会让勤快人变成懒人;好的机制会消除问题,坏的机制会制造问题;好的机制会让组织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捷,坏的机制会让组织对环境变化反应迟钝;好的机制会选拔贤良压制小人,坏的机制会选拔小人压制贤良;好的机制会让组织自我创新进化,坏的机制会让组织自我固化僵化……在这里,好的机制就是聪明的机制、高智能的机制,坏的机制就是愚蠢的机制、低智能的机制。从本质上来看,封建主义社会制度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发展,系统化管理机制向无疆界管理机制的创新,集团化军队编制向小型化军队编制的变革……所有这一切都隐含着高智能的组织机制对低智能的组织机制的替代,而不能顺应环境发展需要完成机制智能升级的组织,不是被环境淘汰自然消亡,就是在竞争中失败被对手消灭。智能型机制的思维训练就是选择更聪明、智能性更高的组织机制去代替已经落伍的组织机制,当然任何一个组织的机制更替不是像电脑软件换代升级那样简单直接,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要经历长期的准备酝酿,艰难的整合重建、全员的思维培训才能最终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在地球亿万年的进化历程中,那些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都消失了,那些不能在智能上突变升级的动物都落后了,大自然环境中的生物竞争是如此,社会环境中的组织竞争又何尝不如是!

控脑思维训练控脑,是一个让人感觉不舒服的概念,因为没有人喜欢被别人控制自己的头脑,但遗憾的是,现实中绝大多数人的头脑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这是一个残酷且真实的事实,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它。

不过,我们也无须为此而沮丧,因为从本质上讲“控脑”是一个中性的词汇,就像不受控制的汽车会胡乱行驶,制造无数的车祸一样,不受控制的头脑也会混乱行事,犯下各种的错误。对头脑的控制训练实际上是一个懵懂的自然人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的必然经历。

小时候,父母会训练我们的头脑,告诉我们饭前要洗手,睡前要洗澡;过马路要看红绿灯,看电影不可以大声喧哗;撒谎欺骗是错的,诚实守信是对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进入学校后,老师会训练我们的头脑,告诉我们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宇宙是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的;唯物主义是正确,唯心主义是错误的;遇到问题应当如何分析推理,好的文章该如何构思布局;热爱祖国是公民的天职,科学知识是不容置疑的……

踏入社会后,现实会训练我们的头脑,告诉我们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正义公平是存在的,但很多邪恶会假其名横行于世;坚持理想是痛苦艰难的生活,但没有理想是空虚无聊的活着;成功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但没有创新你只能永远是追随者;触犯法律就是罪犯,但某些法律本身就是犯罪;正确的未必是合理的,但存在的必然是合理的……

就这样,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到生命结束,在漫长的一生中会接受数不清的控脑训练,这其中既有好的控脑训练,也有坏的控脑训练,既有被人控脑训练,也有自我控脑训练。正是控脑训练才使我们头脑从空白混沌之中慢慢构建出一个独立、有序、丰富的思想世界。

在理解了“控脑”是一个中性词汇的基础上,下面我们来了解控脑训练的基本原理,以及它在个人思维与组织思维中的应用。

要破译控脑训练的奥秘,首先需要界定什么是“思想”?在本书中,思想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复制所创造出的思维世界,这个世界是由感觉、经验、概念、知识等诸多因素构成的虚拟世界,它存在于人脑之中,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每个人都能感知到它的存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头脑中已形成的思想就像是一个多维立体思维地图,它对我们的思考和行为起着坐标指向作用,当人们遇到问题准备思考或行动时,他们首先会受到头脑中思维地图的无形影响,会按照思维地图所描绘的思维路径和思维情境作出自认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思想的构成世界是复杂的,至今我们对其本质和形成机制知之甚少,按照思维训练学中的“思维地图假说”来分析,思想是由思维理念、思维理则、思维理径三大要素构成的思维图谱,只要了解了它们就可以按图索骥去探索神秘的思想精神世界。

思维理念——界定XX是什么的道理体系。

理念表面看可以是一个概念或一句话,但如果我们深入其中会发现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像写字楼大厦远看只是一个点或一段线,当走进去你就会发现它是由地基、立柱、墙壁、电梯、地下车库、办公房间等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以“成功”这个概念为例,交流时每个人似乎对它的含义都了然于心,无需专门解释界定就可以自由运用,不过深入考察的话就可以发现,对于“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定义和认识,它们构成了每个人对“成功”的理念体系,这个体系是由论点、论据、案例、体验等多方面因素构成的。

思维理则——判断XX是非对错的道理规则。

理则在组织思维中可能表现为企业的奖惩制度、军队的军纪条例、社团的章程规定,也可能是城市的交通规则、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的道德传统等等。理则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有了共同遵循的理则,离散的人们才能有序地聚集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和谐安定的工作或生活的组织。理则在个人思维中同样表现为各种规定、原则,它们有些来自于客观世界,如过马路要看红绿灯、遵循职业操守等;有些来自于主观想象,如专家权威的话都是真理、人的贫贵由前世修行决定等。还有些理则来自于生理本能,如以自我为中心、爱护养育下一代等。

思维理径——实现XX目标的道理路径。

理径是人们在长期实践活动中被一次次的成功证实为行之有效的思考路径或行动路径。这些路径在头脑中沉淀积累渐渐就形成固定的模式,就像在荒野中被踩踏出来的道路,当人们遇到同类问题时自然而然会沿着最明显的路径思考而不是重新开辟一条新思路。理径在组织思维中表现为组织内部人为规定的或自然形成的工作流程、人事流程生产流程、财务流程等,这些成熟的流程按照固定有序的操作步骤处理组织每天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理径在个人思维中一般表现为处理问题的思维习惯,如消费思维习惯、工作思维习惯、生活思维习惯、学习思维习惯、语言思维习惯等。

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思维理念、思维理则、思维理径是如何发挥作用,共同影响人们的思考和行为,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看看三者之间的关系。

男性与女性消费思想比较

|| ||

通过上面这个简单的消费思维地图模型,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关于思想的普遍性规律:

1) 思维理念和思维理则对思想的影响最大,它们共同控制着思维理径。

2) 无论思维理念的改变,还是思维理则的改变,都会导致思维理径的改变。

3) 思维理念的改变最难,培养新的理念去代替旧的理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4) 思维理则的改变相对比较容易,人们一般不拒绝用新的理则代替旧的理则。

5) 新的理则可以和旧的理则共同存在,并行无碍。但理念是唯一的,只有当旧的理念被摧毁时新的理念才能诞生。

6) 思维理则对思维理念具有一定的限定和补充作用,使思维理念可以灵活适应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变化的需求。

7) 要改变思维理径最简捷的方式就是增加一条新的思维理则,所谓违背理念的权宜之计就是指此,而人们最不反感的就是用权宜之计为自己的非常规行为找借口。

8)思维理念、理则、理径像是相交的三个圆,一般情况下它们是彼此互不相关,有着各自的独立性。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理念、理则、理径相互重叠,同源而异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既是一种战争思维理念,也是一种战略思维理则,一种战术思维理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真正的思想世界并不是如“思维地图假说”所描绘的那样简单,即使在思维训练学中,要想准确剖析某种思想也需要系统绘制多个侧面、多个层次的思维地图才可以勉强办得到,一般来讲思想越复杂其思维地图越复杂,思想越单纯其思维地图越简单。所以,成人的思维地图比儿童的更复杂,管理者的思维地图比员工的更复杂,国家的思维地图比企业的更复杂,社会的思维地图比经济的更复杂……

在了解了控脑训练的基本原理后,我们来看看控脑训练在现实中的广泛应用。在过去,大规模、专业化的控脑训练多表现为宗教思想、学派思想的教育和推广,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儒学、科学、马列思想理论能够被广泛普及在背后都少不了专业的宗教组织、学术组织或国家力量的大力支持。在今天,借助电视、广播、网络、书籍、报纸的巨大传播力,控脑训练的功能被商业组织发挥到了史无前例的巅峰极限,一个新产品在诞生之前商家就开始思考如何在消费者头脑中定位布局,从产品创意、功能设计、外观包装、品牌塑造,到广告宣传、渠道选择、现场促销、售后服务,期间每个环节商家都会考虑如何控脑消费者,使他们心甘情愿地购买自己的产品,死心塌地忠诚自己的品牌。在一流的商业营销专家看来,顾客不是上帝,品牌才是上帝,顾客只不过是需要被驯化的信徒。如果能明白这一点,你就不难洞察在当今社会中控脑训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有些时候是你在控脑别人,不过更多的时候是别人在控脑你……

最后还是要再说一句:控脑,并不可怕,也不一定是件坏事。关键是你要分辨清楚什么是好的控脑,什么是坏的控脑,而且要懂得在重要时刻、重要领域自己掌控自己的头脑!

调心思维训练思维训练学中的“心”与生理学中的“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抽象的情感,后者是指具体的心脏。由此可见,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的学术领域有着不同的概念定义,关于调心训练的原理阐释中有许多有词汇是人们熟悉,但又是被重新定义的概念,这一点希望读者在阅读时仔细分辨理解。

在前面我们已经定义过,调心训练是指对情感的培养和训练。这里的情感既是指个人的情感,也包括组织的情感。需要特别说明,在本书中情感被界定为是一种特殊的思想,它由智能创造,属于思想世界的一部分,但又高于思想世界。用个形象比喻来说明的话,情感就像是自然界中的人类,人类由天地孕育而生,属于自然万物中的一员,但又远远高于自然万物。人类不仅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自然界并不存在的工具、文字、城市、飞机,还能飞向遥远的太空,超越生命摇篮地球的束缚。这就是“情感”在思想世界中的地位,如果要精准划分的话,思想世界=心内思想世界(我的情感世界)+心外思想世界(我创造的思想世界+人类创造的思想世界)。

情感作为一种特殊思想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点每个人都有亲身体验,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智能(睿智、机敏、聪明)做不到,但情感(爱情、勇气、恒心)能够做到!为了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调心训练,下面让我们来研究一下 “情感”的三个重要方面:品格、性格、情绪。

品格——情感的本质,它表现为社会化的情感素质。如善、恶的品格。

性格——情感的形式,它表现为稳定性的情感习惯。如乐观、悲观的性格。

情绪——情感的表象,它表现为瞬间性的情感反应。如喜、怒、哀、乐、忧、惧的情绪。

品格,具体到人的身上又常被称之为人格,人格的英文personality来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它最初指演员戴的面具,而后指演员本人,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人。现代心理学沿用persona的含义,转意为人格。其中包含了两个意思:一是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的种种言行,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即人格所具有的“外壳”,就像舞台上根据角色的要求而戴的面具,反应出一个人外在表现。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人格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这是人格的内在特征。人格除了有表层、深层之分外,还与社会职业相结合衍生出诸如:管理者人格、艺术家人格、科学家人格、教育家人格、政治家人格等职业人格。无论是基本人格,还是职业人格,它们都代表了一种资格,前者是人在文明社会中的资格,后者是人在职业岗位上的资格,这种资格是人在长期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情感素质,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孙子把为将之道概括为“智、信、仁、勇、严”五个方面,认为这是为将者必备的五个方面素质,实际上这也是他对心目中为将者完美人格的描绘。

调心训练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就是心理咨询,过去人们误以为只有人格变态、人格残缺的人需要心理咨询,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辅导正常人也是调心训练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儿童的人格成熟化,领导者的人格完美化,普通人的人格丰富化等。今天,调心训练除了被应用于个人领域外,还在组织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企业文化灌输、军队作风锤炼、国家形象塑造等都属于针对组织品格的调心训练。

性格与品格是情感的一体两面,因此它们存在着许多交集,很多时候我们难以绝对分清一种情感是属于性格还是品格,比如友爱、坚毅、勇敢、包容、独立、冒险等,既可以说它们代表了性格,也可以把它们归类为品格。一般情况下,我们把源于生理本能形成的情感习惯定义为性格,把源于社会需求形成的情感素质定义为品格,由于任何一种情感的形成过程都免不了受生理本能和社会需求两方面的,所以一种情感究竟属于性格,还是属于品格只能看它的本源更侧重于哪方面,以及结合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比如,对于财务人员职业品格要求是廉洁、诚信,职业性格要求是细心、谨慎,很显然在这里诚信属于一种品格,而不是性格;谨慎属于一种性格,而不是品格。相对于思维领域的特殊性、复杂性,显然人类目语言系统还显得匮乏、简单,还没有创造出来一些精准的新概念来解释思维世界的奥秘,我们只能因陋就简使用一些旧概念、旧词汇来表述定义新事物,这也许不够科学,却也只能是唯一可选择的权宜之计。

性格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关于性格分类的学说非常丰富。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有4种不同的体液,它们分别是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在这4种体液的混合体中,哪种体液占优势就属于该体液的性质。四液学说把人的性格分为胆汁质型、粘液质型、抑郁质型、多血质型。在中国古代,人们根据五行学说把性格分为金型、木型、水型、火型、土型。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人业互择理论。这一理论首先根据劳动者的心理素质和择业倾向,劳动者划分为6种基本性格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他认为,劳动者性格与职业的契合度越高,代表劳动者找到了适宜的职业岗位,其才能与积极性会得以很好发挥。除此之外,有关性格的分类还有九型性格说、血型性格说、星座性格说、生肖性格说等。

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拿破仑曾说:“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别,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别却可以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别即积极的心态还是消极的心态,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人们不仅认识到性格对人生的巨大影响,而且也开始付诸于行动,通过专业化的性格训练帮助自己更受他人喜欢,更具社会竞争力。今天,专业化的性格调心训练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都随处可见,从亲子园的儿童天性释放、大学生的入学军训、抑郁症心理咨询援助,到营销员的魔鬼训练、企业的团队野外拓展、战场模拟心理素质强化等都包含着一系列的专业化性格训练设计。

情绪亦称情动,是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度和紧张度,情绪可分为心境、激情、应激三种状态。心境是一种微弱、弥散和持久的情绪,也即平时说的心情。激情是一种猛烈、迅疾和短暂的情绪,类似于平时说的激动。应激是对外界环境刺激的纯生理或习惯性反应。情绪在产生心理体验的同时,有关生理器官也会呈现相应的变化反应。一般来讲,生理是情绪产生的基础,环境刺激和思想意识是诱发情绪的外因与内因。过去,人们认为一个人的情绪完全是个人性的,与他人无关。但科学研究证明,个人的情绪具有强大的传播能力。良好的情绪会构成一种健康、轻松、愉悦的气氛,坏情绪会造成紧张、烦恼甚至敌意的气氛。情绪污染是指在个人坏的情绪影响下,造成周围他人或团队组织心情不畅的氛围。现代医学告诉我们,大多数人的疾病往往会从不良的情绪、失衡的心理中产生。为此,人们应该像重视环境污染一样,重视情绪污染。而要防止情绪污染,首先每个人要从自我做起,尽量做到不将坏情绪传播给家人、朋友、同事,传播给社会。其次,要学习和提高调整情绪的技巧,当遇到烦恼挫折时要善于解脱自己,增强心理承受力。另外,切忌把不良情绪带回家,一旦家庭成员情绪不佳,要及时做好疏导化解工作,使氛围向正效应转化。ABC理论的创始者爱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久而久之任其自由发展,还会引起情绪障碍。

随着科学对情绪产生机制不断深入探索,许多的情绪控制和训练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影视情节设计、娱乐节目制作、演讲竞选现场气氛调动、社会舆论情绪引导等领域。另外,一些特殊人才的培养也需要专业化、长期的情绪训练,如演员角色情绪扮演、推销员抗挫折情绪强化、运动员竞赛情绪稳定性训练、军事指挥员急躁情绪克制、主持人现场情绪调动、政治家演讲情绪煽动、谈判专家对罪犯情绪控制、心理咨询师对病患者不良情绪转化等。这些特殊人才有些需要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还有些需要掌握快速调动、诱导、控制他人情绪的调心技能。

“心”所能迸发出来的力量是神圣且伟大的,而这股力量的源泉就是情感,没有情感的思维世界就如同缺少了人类的大自然,虽然广袤繁荣,但缺少灵性和勃勃生机。随着创新时代、想象时代的到来,“心”在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力量,它帮助人们生活更美满,事业更成功,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认识到修炼自己的情感力量是现代人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一门必修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