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现实感丧失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产生原因

当人因巨大创伤或童年受虐经验而引发太强烈的恐惧与焦虑,调适的方法可能就是对周遭世界失去熟悉的知觉;但当现实感丧失越来越严重且变成一种惯性时,那对人际关系、工作、心灵平静都会造成杀伤力,使自己活在混乱、痛苦、无实感的内心世界里。

现实的隔离可以被描述为非实质的物质把一个人从外面的世界分隔,如雾,一个窗格玻璃,或面纱。患者可能会抱怨,他们眼中看到的事物缺乏生动性和感情性色彩。对识别亲人的感情反应可能会大大减少。感觉似曾相识和旧事如新很正常。熟悉的地方可能看起来怪异离奇,和超现实。患者可能觉得世界是经历一个洋娃娃放大效应。这种感知异常可能还延伸到听觉,味觉和嗅觉。因为孰悉程度本身就是在一个人的感知和心理数据之间,当经历一个地方,这个失实症阻断一个人对环境的识别,环境的识别有助于区别在失实下一个人对环境的识别与在非失实之下。由于这个原因,当一个人正在经历现实感丧失,通常比较熟悉的地方看来看起来更不熟悉。

临床特征人格解体与现实感丧失相鉴别

(1)对自我的精神活动感觉不真实或感觉躯体某些部分不存在或异常;

(2)感觉外界环境不真实或陌生,毫无生气,像是一幅画或梦中的情景;

(3)情感麻木,缺少情感反应或感觉缺失(如丧失痛觉、饥渴感);

(4)思维变空感,不能回忆熟悉的事物,注意力涣散;

(5)高度的自我觉察(自我幻觉);常伴随有时间和空间的感知异常(如感觉时间变慢,或感觉距离变近),对物体的感知异常(如视物变小或视物变大),不能控制自己说话或活动,感觉熟悉的声音变得陌生或有似曾相识感或视旧如新感。

解决方法通常情况下,失实发生在不断的担忧或侵入性想法(Intrusive thoughts),人们发现很难不去否绝。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潜在焦虑重视这些令人不安的想法,它可以不被注意的建立,并在领悟危机的后果后,常常是惊恐发作才发现,在之后很难或不可能被忽视。这种类型的焦虑可以削弱影响,以及可能导致回避行为。患者会重视现实感丧失的原因。往往是很难被接受的事这样一个令人烦恼的症状是一个简单的焦虑的结果,患者往往认为有更重大的成因。这可以反过来导致更多的焦虑和恶化的失实。2

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催眠疗法等对治疗现实感丧失也有一定的帮助,但目前还没有达到统一的共识。还有其他常见的心理治疗,也可以帮助治疗。可以通过放松、呼吸、练习、冥想等方法,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帮助患者调整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