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领导者品质理论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六种领导者品质理论

亨利认为成功的领导者应有十二点品质:(1)成就需要强烈,把工作成就看成是最大的乐趣,置于金钱报酬和职位晋升之上,因此愿意完成艰巨的任务;(2)干劲大,工作积极努力,希望承担富有挑战性的新工作;(3)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上级,认为上级水平高,经验多,能帮助自己上进和提高,因而尊重上级,与上级关系较好;(4)组织能力强,能把混乱的事物组织得很有条理,能从资讯中预料事物发展的动向;

(5)决断力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各种备择的方案加以权衡并作出选择;(6)自信心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信心,对自己的目标坚信不移,不受外界干扰;(7)思维敏捷,富于进取;(8)竭力避免失败,并且不断接受新的任务,树立新的奋斗目标,驱使自己前进;(9)讲求实际,重视现实,不去关心不肯定的未来;(10)不能只对上级亲近,而对下级疏远;(11)对父母没有情感上牵挂,而且一般不同父母在一起;(12)忠于组织,尽忠职守。

行为科学家吉赛利在六十年代就指出领导者的个性因素同领导效率有关,凡自信心强而魄力大的领导者,成功机率较大。七十年代,他又进一步提出影响领导效率的五种激励特征和八种品质特征。五种激励特征是:(1)对工作稳定性的需要;(2)对金钱奖励的需要;(3)对指挥权力的需要;(4)对自我实现的需要;(5)对事业成就的需要。吉赛利认为,这五种激励特征中,对领导效率的影响最大者为后面两项,前面三项的影响较小。八种品质特征是(1)创造与开拓,是否能开拓新方向;(2)指挥能力的大小;(3)自信心强弱;(4)决断能力强弱;(5)才能高低;(6)是否受下级爱戴和亲近;(7)处事事务成熟程度的高低;(8)是男性或女性。吉赛利认为,这八种品质特征中,对领导效率影响最大者为前面五项,(6)、(7)两项次之,至于最后一项,即性别,则关系不大。

行为科学家邓尼特认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应具备以下一些品质:对成就、权力、自主权和金钱的强烈追求,聪明能干,坚定自信,主动进取等。

行为科学家鲍莫尔认为,企业家是掌握了领导艺术、效率高超的企业领导者。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应具备以下十项条件:(1)合作精神。能同别人进行合作,用感化和说服的办法嵌得人心;(2)决策能力。能实事求是地进行决策,并能高瞻远瞩;(3)组织能力。善于把人力、物力、财力组织起来,并能调动下级的积极性;(4)善于授权。能适当地把一些职权授予下级,自己则抓大政方针和重要事项;(5)灵活应变。能灵活机动地权宜应变,不级守成规和生硬僵化;(6)责任心强。对自己要求严格,勇于负责;(7)敢于创新。富于对新鲜事物的敏感,积极创新;(8)敢于风险。能为了企业发展的需要而冒风险,以便开创新局面;(9)谦虚谨慎。能够尊重别人,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自高自大;(10)自持严格。注意个人修养,品德高尚,受人尊重。

行为科学家斯多基尔在1947年以前有关领导者品质的研究,未能得出明确的结论,但在1948年以后,通过大量调查研究,认为成功的领导者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品质:责任心强而完成任务的内驱力大,对目标的实现坚持不懈,才能和智力较高,有较强的独创精神,自信心强,善于同人合作,勇于负责,乐于承担由于决策和行动而带来的后果,遇到挫折后不泄气,继续努力,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和影响别人行为的能力,有较强的处理事务的能力等。

行为科学家西拉吉华莱士认为,影响领导效率的领导者品质有以下六类:(1)生理特征,其中包括年龄大小、体重、身长、外貌、性别等。(2)才能智力,其中包括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3)个人性格,其中包括独立精神、自信心、进取精神、性情缓急等。(4)心理特征,其中包括创造性、坚持性、责任心、对人的关心和对工作成果的关心、安全的需要、成就的需要等。(5)社会特征,其中包括领导能力、同别人合作的能力、人际关系技巧、对权力的需要等。(6)个人背景,其中包括教育程度、灵活处事能力、与工作团体的关系等。

美国管理协会对一千多名成功的企业领导者调查以后发现,他们一般只有以下一些特征:进取心强,能够不断地改进提高工作,逻辑思维和概括的能力强,善于分析和综合,判断能力较强,并有较强的自信心,热情关心别人,善于同人谈心,调动别人的积极性,帮助别人提高工作能力,并能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别人,能恰当地运用权力,实行集体领导,客观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吸收别人的长处,有较强的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工作勤恳,工作效率较高。

领导者品质理论的局限性有些行为科学家和管理学家认为领导者的个人品质同领导效率没有直接的关系。

行为科学家仁金斯对多种领导者的品质和工作效率作过许多研究以后,认为“找不出任何一项或多项性格,足以说明领导人员同一般人员的区别”。

行为科学家费德勤在这方面作过多次研究以后也认为,从个人品质方面讲,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没有多大差别,得到的分数基本相似。而且,就某一个领导者来说,可能某一件事上取得了成功,而其他的事却没有取得成功。所以,领导者在个人品质上不一定比别人高明。

管理学家德鲁克也认为,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同他的智力、想象力或知识之间几乎没有太大的关联。一个人的才能,只有通过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能成为有效。在有效的管理者中,既有性格外向的,也有不善与人交际的,既有固执独断的,也有因循随和的,既有生性爽朗的,也有心存忧虑的,没有一定的格式。所以他把这叫做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实务的综合,……是可以学得的。”他认为,一有效的管理者必严具备以下五项“主要的习惯”:第一,要善于处理和利用自己的时间,把“认清楚自己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作为起点。他必须了解时间是一项限制因素,善加利用。第二,注重贡献,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他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第三,善于发现和用人之长,包括他们自己的长处以及上级和下属的长处。第四,能分清工作的主次,集中精力于少数主要的领域。第五,能作出有效的决策,而有效决策则是在“议论纷纷”的基础上作出的判断,并不是“众口一辞”的决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