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鼯猴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外形特征

皮翼目仅有的一科鼯猴科的通称。因体侧自颈部直至尾部具有大而薄的滑翔膜,状似啮齿目的鼯鼠,面部又很像灵长目的狐猴而得名。

体长60~70厘米,体重1~2千克;四肢及尾均细长,尾长22~27厘米;脚宽扁,具5趾,趾端具尖而弯曲的爪;眼大;耳短,通常裸露,粉红色;身体毛色为褐或灰褐色,与树皮的颜色相似。斑鼯猴的背部有白色斑点,毛皮柔软,胸部有1对乳头。2

生活习性单个或成群栖息于热带森林的树洞中,用爪钩挂于洞壁。通常黄昏时分开始外出,黎明前回洞。外出时,往往沿一条固定的路线向下滑翔。滑翔能力很强,每次滑翔136米远仅下降10~12米,善于爬树,但速度不快,在地面上不能直立,只能缓慢移动。吃嫩叶、茎、花,特别喜爱吃某些果实。当取食或爬树时,将皮膜收缩在前肢下,并可用前肢拉近树条取食。2

生长繁殖孕期60天。春季生仔 ,极少2仔。幼仔出生时体长22.3~25.4厘米。出生后,或被置于洞内,或幼兽用嘴衔住母兽的乳头或毛,携带外出。2

种群分类有1属2种:

菲律宾鼯猴,分布于菲律宾的棉兰老等岛屿

斑鼯猴,分布于马来亚、苏门答腊、爪哇。2

皮翼目脊椎动物,哺乳纲的1个目。身体具有食虫目、翼手目和狐猴目的一些特征,两侧自颈侧起经前肢、后肢而达尾部,具有宽而被毛的飞膜。门齿扁平,第1~2对下门齿呈栉状,用以理毛和刮削叶子。营树栖生活,能用飞膜在树间作长距离滑翔。以树叶和果实为食。指、趾端有钩爪。分布于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种类极少,只有鼯猴1科1属2种,即白天倒悬在树上,夜间活动的斑鼯猴 (Cynocephalus rariegatus),1次滑翔可远达30~60余米;另一种为鼯猴(Cynocephalus rolans)。3

皮翼目现存代表仅包括鼯猴科一科,特产于东南亚,有两种。菲律宾鼯猴分布于菲律宾群岛,马来亚鼯猴(斑鼯猴)分布于中南半岛南部到大巽他群岛一带。皮翼目的史前成员分布较现在广泛很多,古新世和始新世在北美洲和欧洲等地尚生存着一些其他科的代表。在鼯猴看起来好似狐猴和鼯鼠的结合,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拥有鼯鼠一样的用于滑翔的皮膜。其皮膜的表面积比其他滑翔哺乳动物更大,滑翔能力非常强。鼯猴是植食性动物,高度树栖性,爪子强壮,可以牢牢地抓在树上,幼兽则用爪子牢牢地抓住母兽的腹部。鼯猴现在数量尚多,没有灭绝的危险,但由于其高度树栖性,热带雨林的减少会对其有一定的威胁。鼯猴的主要天敌为大型猛禽等,其中菲律宾鼯猴是食猿雕的主要食物。皮翼目和灵长目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可能起源于同一个祖先,并可置于同一个总目。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