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地磁场包括基本磁场和变化磁场两个部分。基本磁场是地磁场的主要部分,起源于固体地球内部,比较稳定,属于静磁场部分。变化磁场包括地磁场的各种短期变化,主要起源于固体地球外部,相对比较微弱。地球变化磁场可分为平静变化和干扰变化两大类型。
行军、航海利用地磁场对指南针的作用来定向。人们还可以根据地磁场在地面上分布的特征寻找矿藏。地磁场的变化能影响无线电波的传播。当地磁场受到太阳黑子活动而发生强烈扰动时,远距离通讯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中断。假如没有地磁场,从太阳发出的强大的带电粒子流(通常叫太阳风),就不会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发生偏转,而是直射地球。在这种高能粒子的轰击下,地球的大气成份可能不是现在的样子,生命将无法存在。所以地磁场这顶“保护伞”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地磁场强度大约是0.5-0.6高斯,也就是5-6*E-5特斯拉(50-60μT)。
发现中国宋代科学家沈括(1034——1094)在公元1086年写的《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地磁偏角“方家(术士)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沈括是历史上第一个从理论高度来研究磁偏现象的人。提出较系统的原始理论的是英国人吉尔伯特。他在1600年著的《磁体》一书中,把当时许多有关磁体性质的事实都记了下来,同时创造性地作了划时代的实验:把一块天然磁石磨制成一个大磁球,用小铁丝制的小磁针装在枢轴上,放到该磁球附近,在这磁球面上发现小磁针的各种行为与我们在地球上看到指南针的行为完全一样。吉尔伯特用石笔把小磁针排列的指向标出一条条线,画成许多子午圈,与地球经线相像,也有一条赤道,小磁针在赤道上则平行于球面。因此吉尔伯特提出了一个理论:认为地球本身就是一块巨大的磁石,磁子午线汇交于地球两个相反的端点即磁极上。
地磁场的起源地球存在磁场的原因还不为人所知,普遍认为是由地核内液态铁的流动引起的。最具代表性的假说是“发电机理论”。1945年,美国物理学家埃尔萨塞根据磁流体发电机的原理,认为当液态的外地核在最初的微弱磁场中运动,像磁流体发电机一样产生电流,电流的磁场又使原来的弱磁场增强,这样外地核物质与磁场相互作用,使原来的弱磁场不断加强。由于摩擦生热的消耗,磁场增加到一定程度就稳定下来,形成了现在的地磁场。
还有一种假说认为
铁磁质在770℃(居里温度)的高温中磁性会完全消失。在地层深处的高温状态下,铁会达到并超过自身的熔点呈现液态,决不会形成地球磁场。而应用“磁现象的电本质”来做解释,认为按照物理学研究的结果,高温、高压中的物质,其原子的核外电子会被加速而向外逃逸。所以,地核在6000K的高温和360万个大气压的环境中会有大量的电子逃逸出来,地幔间会形成负电层。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电动生磁,磁动生电。所以,要形成地球南北极式的磁场,必然需要形成旋转的电场,而地球自转必然会造成地幔负电层旋转,即旋转的负电场,磁场由此而生。
地磁场起源 origin of the main geomagnetic field。
地球物理学的基本问题之一。自1600年英国的吉伯(W.Gilbert)提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石”开始,有关地磁场起源的推测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但至今仍未获得圆满解决。
简史 地磁场的主要部分犹如一个近似沿自转轴方向均匀磁化的球体的磁场。因此“永久磁石说”就成为地磁场成因最早和最自然的猜测。当地球物理学家提出地核可能是由铁、镍等强磁性物质组成的时候,这种猜测似乎得到了支持。然而地球内部的温度远超过铁的居里点(见岩石磁性),所以这个假说不能成立。继而有人曾企图借助于带电地球的旋转、回转磁效应、温差电流以及感应电流等物理效应来解释地磁场,但其量值都远远不够大。例如根据回转磁效应,地球由于自转获得的磁化强度约为10-10电磁单位,比与地磁场相当的均匀磁化球体的磁化强度7.2×10-2约小 9个数量级。鉴于从已有的物理规律找不到答案,有人开始探索新的规律。1947年英国物理学家布莱克特(P.M.S.Blackett)发现,当时测定的太阳、室女星座78号星和地球 3个天体的磁矩M和角动量P满足关系,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c为光速,β为比例常数,约为0.25。布莱克特把这个关系设想为物理学的一个新定律,作为地磁场起源的解释,称为“巨大转体说”。由于有 3个天体的支持,这个假说曾一度引起广泛的关注。为证实这一结果,布莱克特专门设计了一种测弱磁场的高灵敏度仪器,但实验结果是否定的,所以布莱克特本人声明放弃他的假说。2
自激发电机说与上述各种推测同时出现的是“自激发电机说”。1919年拉莫尔(J.Larmor)首先提出了旋转的导电流体维持自激发电机的可能性,这是关于地磁场起源的自激发电机说的最早概念。而较为系统的论述,则是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由埃尔萨塞 (W.M.Elsasser)、帕克(E.N.Parker)和布拉德(E.C.Bullard)等人完成的,称为埃尔萨塞-帕克模型和布拉德过程。随着大型计算机的应用,使更复杂的磁流体动力学的计算成为现实。60年代后期发现,布拉德过程是不稳定的。这使得曾被认为极有希望的“自激发电机说”陷入了危机。直到1970年,利利(F.E.M.Lilley)修正了布拉德过程的运动模式,才使得稳定的“自激发电机说”再度有了可能。60年代古地磁学的数据肯定了地磁场在漫长的地质时期经历了多次倒转的事实,地磁场极性的正向与反向的历史并没有显示出哪种极性更具有特殊性。这是除“自激发电机说”以外,其他关于地磁成因的假说所难以解释的。地球具有磁场在天体中并不特殊,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至少有木星、水星具有与地球磁场相类似的内源磁场。太阳和许多恒星也具有磁场。60~70年代帕克的研究说明,地磁场起源的模式可能对其他天体也适用。据此,人们现在认为“自激发电机说”是解释地磁成因的最有希望的理论。
原理 地核内磁流体动力学的研究思路是导电流体和磁场的相互作用如何改变原始的磁场和运动状态,这是“自激发电机说”的基础。
导电流体与磁场在数学上也就是电磁场方程与流体运动方程的耦合。在磁场中运动的导电流体,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将在随流体运动的回路里产生感应电动势。若导体是电导率为无穷大的理想导体,感应电流将为无穷大,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任意运动回路中的磁通量不变,磁力线必然随流体一起运动,犹如磁力线与流体牢固地粘在一起。这个现象称为磁场的“冻结”效应,即磁场与流体完全冻结起来。这时磁场所满足的方程称为“冻结方程”。当流体的电导率为有限时,除不断有焦耳热损耗外,磁场还将不断由强的区域向弱的区域扩散。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导电流体中的磁场既受冻结效应的控制,又将不断扩散。这时满足的方程称为“扩散冻结方程”。冻结和扩散两种效应,除与电导率(λ)有关外,还与流体的速度(v)和尺度 (L)有关。在电磁流体力学中,定义无量纲常数为磁粘滞系数。RM>>1时,流体中冻结效应将是主要的;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