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多泡构造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特点

冰川冰体的特点是有尚未完全被理解的明显构造细 节。冰内常见有层状构造,它包括表明积累区每年增加的雪量的层次,层内的晶体按不同的方向排列;层次可能清澈呈玻璃状,或者为粗糙多泡构造。

粒雪当直接降雪和周围山坡上的雪崩堆积在一个洼地或盆地(这个过 程称为补给作用)中时,雪由于一层层地不断叠加而受到压缩,逐渐变为一 种较紧实的形态。空气被保存在各个雪粒之间,形成一堆发白色的粒冰。当 夏季白天雪面融化时,水渗透到雪堆内部,并在夜间再度冻结。升华(水气 分子由雪原逸出、再附着上去)也参与作用,以致结晶的颗粒变得越来越紧 实。通常,一片雪原的剖面会显示出某种程度的层理,从层理可以区别出每 年增加的雪。这种物质称为(永久冰雪)粒雪(Firn,德语,法文叫 névé), 但现在被地质学家所采用的是前者(Firn),这部分是因为从它可衍生出其 他的术语,包括粒雪化(firnification)(粒雪的形成)、粒雪平衡线(firn equilibriumline)(新雪的获得正好抵销消融)、粒雪原(firn-field)(实 际堆积的雪体)和粒雪所积堆积的粒雪盆地(firn-basin)。粒雪的密度有所不同;新雪的密度不到 0.l,近表面较紧实的老雪为0.3;经过一些压缩和紧实的粒雪约 0.55。1

形态如果一个积雪盆地足够大,如果粒雪的季节性增加足够多,那 么一条舌状冰体便可能从雪原边缘向下伸出。这在物理性质和外貌上便有了 相当大的不同。粒雪有相互连通的空气泡,因而多孔;而冰内存留的空气泡 不能相互连通,因此不透水。几乎不含任何空气的碧蓝或碧绿的“玻璃状” 冰层,常常与粒雪因上层压力而变成的白色粒冰交替。冰川冰的密度达到大约 0.9,接近纯冰 0.917 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