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770年,人们在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半岛东部发现了一种可以折射出晕彩的石头,并把这种石头正式命名为拉长石。后来在澳大利亚、芬兰、马达加斯加、印度、墨西哥和美国阿迪朗达克山脉也陆续发现了拉长石。
拉长石比较常见,被人们用作装饰材料,其中有些有晕彩的拉长石还被当作宝石。拉长石一般为灰、褐到黑色,可作宝石的拉长石有红、蓝、绿色的晕彩。拉长石的晶体可长达2米,产在辉长岩、苏长岩、玄武岩、粒玄岩等岩石中。
拉长石又称光谱石,因为它可以闪现出像太阳的七彩光芒而得名。广泛出现于各种中、基性和超基性岩中。其中只有极少数可用作宝石。
基本资料拉长石,英文名称labradorite 斜长石中的一种,一般由30%~50%的钠长石和50%~70%的钙长石分子组成,此外还可有少量的钾长石分子以及微量钡(BaO小于0.2%)、锶(SrO 0.2%以下)、铁(FeO+Fe2O3 )及其他杂质的混入。三斜晶系。晶体多呈板状或柱状。白-灰白或灰黑色,偶而也有黄、褐、红和绿色。玻璃光泽,透明或微透明。二轴正晶,+2v=85±。折射率ng=1.562~1.672,nm=1.558~1.567,np=1.555—1.563;重折率0.007~0.012。相对密度2.69~2.2。硬度6~6.5。具有斜长石型的两组解理,无荧光反应。
拉长石是一种重要的造岩矿物,广泛出现于各种中、基性和超基性岩中。其中只有极少数可用作宝石。由于拉长石常具聚片双晶或具有因固溶体折离形成的钠长石的微细的交互层以及时有平行{010}晶面的微细孔隙,致使其透明或半透明品种可具有一些特殊的光学效应。有的具乳光,可磨制拉长石月光石;有的具晕彩,称虹彩拉长石。
主要产地宝石级拉长石的重要产地是加拿大拉布拉多北部中海岸。该地拉长石与紫苏辉石伴生,呈粗大颗粒状(几个厘米)。
其次还来自美国俄勒冈的来克县沃伦谷和得克萨斯的阿尔平、加州的莫索克县。
马达加斯加则产有大块的玉石级拉长石。
印度地主要出产半宝石级以蓝色、紫色为主的拉长石。
乌克兰基辅也产大量拉长石,只是质量较差。
其他还有芬兰等地。
中国湖北神农架和内蒙也有宝石级拉长石的产出。1
常见品种虹彩拉长石
英文名称iridescencelabradorite微透明或半透明拉长石,由于聚片双晶面或平行方向薄层析离体,再或微细的定向排列的空隙与包裹体对光的不同吸收和干涉,而呈现出蓝、绿、黄等的晕色,有的可以像欧泊一样漂亮。其著名产地是加拿大的拉布拉多、美国俄勒冈以及芬兰等地。
变彩拉长石是拉长石中最常见的宝石,其最大的特征是在拉长石集合体中大面积明亮的变彩。其中最漂亮的颜色是蓝色和绿色,几乎可以和蝴蝶的晕彩比美,除此之外还可见到黄色、金黄色、红色和紫色,从不同方向看可以出现不同的颜色或颜色消失,在转动过程中同一部位的颜色和光彩都发生变化,真正是青绿而玄,光彩照人。产生这种光学效应的原因主要是内部近平行板状的细页片状双晶与出熔结构面对入射光产生干涉而成,板面厚度与变彩色调的波长呈正消长关系。要产生同一色调的变彩,板面厚度可以不同,但在一定光源的条件下板面厚度必须是某一常数的整数倍。除此之外,拉长石中存在大量的包体,它们对光线的干涉和衍射也是呈现变彩的原因之一,包体密度影响光的衍射,包体大小影响衍射光的干涉,两者均与变彩色调的波长呈正相关。搞地质的人都知道,拉长石本身是白色的,只是由于其中常含有针状和板状钛铁矿包体,致使含包体多的部位颜色发灰。
变彩拉长石的变彩只有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才能见到:
1、拉长石内部必须具平行板状的薄层双晶和出溶结构面。应该说这种情况在拉长石中不是少见的,只不过我们不可将拉长石一一在显微镜中观察是否具有薄片状双晶而已。
2、只有使拉长石出露平面平行双晶结构面和出溶结构面时才能见到变彩,而呈现变彩的方向无一例外看不到双晶结合面。
3、这种变彩只能在两组解理面或抛光面上才容易看清楚,在岩石露头或标本上一般是看不见的(仔细的人可在解理面上见到微弱的变彩)。
名石比较长石
长石属单斜或三斜晶系。晶体形态为厚板状或短柱状,集合体为粒状或块状。不同品种颜色不一样,有无色、乳白色、肉红色、灰色、天蓝色、绿色和金黄色等。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
月光石
又称月长石,是具有光学效应最有价值的宝石。无色或乳白色,优质者往往呈半透明状,具有淡蓝色的晕色,如同朦胧的月光,是长石类宝石的珍品。佩戴月光石应注意具有最佳的光学效应。
天河石
又称“亚马逊石”,英文Amazonite的意译。蓝色和蓝绿色,半透明至微透明。可做戒面或雕刻品。颜色为纯正的蓝色、翠绿色。质地明亮,透明度好,解理少的为优质品。翠绿色的天河石可做为翡翠的代用品。
日光石
因晶体中含有赤铁矿、针铁矿和云母等矿物包裹体,对光反射而出现金黄色耀眼的闪光,即呈现“日光效应”,故称为日光石,又名“太阳石”、“金星长石”。日光石无色、透明。
拉长石
达到宝石级者半透明,在某个特殊方向呈现蓝、绿、橙、红色或其它颜色变彩。转动拉长石,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可见到艳丽的色彩。具变彩的拉长石,亦称为“光谱石”,以蓝色、黄绿色和红色为上品。据中国矿物学界的学者多年研究认为,战国时期名扬天下、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可能就属于宝石级拉长石的制品。中国湖北省的地质工作者曾在神农架地区发现了拉长石,当地地貌特征与古文献记载相吻合,佐证了和氏璧的矿物成分是拉长石。
相关传说根据加拿大爱斯基摩人的传说,美丽的北极光在天空游玩时被一个海妖发现,海妖为了把美丽据为己有,把北极光骗下来并把它们困在拉布拉多海岸的石头里,一位流浪的爱斯基摩战士发现了她们,他拿起手中的长矛用力打碎了石头,释放了大部分的北极光,但依然有一些北极光陷在石头的深处,和石头融为一体。北极光为了报答这位战士,告诉他,佩戴含有北极光的石头可以获得她的力量。这种含有北极光的石头就是拉长石。
相传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卞和的人在山中采到一块被矿石包着的宝石,那时候叫做玉璞。他便拿去献给楚厉王,但昏君不识宝玉,他让玉匠看,玉匠说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以欺君之罪砍断了卞和的左脚。厉王死后,卞和又将此璞献给继位的楚武王,他又受到同样的酷刑,被砍去右脚。到公元前689年,楚武王死后,楚文王继位。卞和无脚走不了路,急得抱着玉璞在楚山之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得泪水干涸,双眼流血,这才感动了楚文王。文王派高明的玉匠剖开玉璞,经鉴别确是晶莹富丽的宝玉,便雕刻琢磨成璧,赐名为“和氏璧”。数百年后,到了战国后期,“和氏璧”被赵惠文王得到。秦昭王听说此事,派人去赵国假意说“愿以15座城“来换这块璧,并因此演义出流传千古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机智动人的历史故事。后来,这块价值连城的稀世之宝几经辗转,据说在战乱中失传,至今下落不明。
其实,“和氏璧”无论是从材料还是从加工上看,都算不上是珠宝玉石中的上等精品和佳作,仅是玉石家族中的普通一员。这种玉石材料的矿物名称叫拉长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