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邻苯甲酰磺酰亚胺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邻苯甲酰磺酰亚胺

中文别名:糖精;邻磺酰苯甲酰亚胺;邻苯甲硫酰亚胺;

英文名称:saccharin

英文别名:3-keto-2H,3H-1,2-benzisothiazole 1,1-dioxide;Sykose;1,2-benzoisothiazol-3(2H)-one 1,1-dioxide;1,2-benzisothiazol-3-one 1,1-dioxide;1,2-Benzisothiazol-3(2H)-one, 1,1-dioxide;

CAS号:81-07-2

分子式:C7H5NO3S

分子量:183.18400

精确质量:182.99900

PSA:71.62000

LogP:1.528301

物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固体

密度:0.828

熔点:226-229°C(lit.)

水溶解性:3.3 g/L (20 ºC)

储存条件:通风低温干燥1

安全信息海关编码:2925110000

危险品运输编码:UN 3077 9/PG 3

WGK Germany:2

危险类别码:R40

安全说明:S24/25

RTECS号:DE4200000

危险品标志:Xn1

应用用作厌氧胶的固化促进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助促进剂。还用于配制复合型氧化还原引发剂,例如叔丁基过氧化氢/正丁胺/糖精。

制造糖精的原料主要有甲苯、氯磺酸、邻甲苯胺等,均为石油化工产品。甲苯易挥发和燃烧,甚至引起爆炸,大量摄入人体后会引起急性中毒,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氯磺酸极易吸水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对人体有害,并易爆炸;糖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物质对人体健康也有危害。糖精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严重污染环境。它们在人体中长期存留、积累,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糖精钠是有机化工合成产品,是食品添加剂而不是食品,除了在味觉上引起甜的感觉外,对人体无任何营养价值。相反,当食用较多的糖精时,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

据国外资料记载,1997年加拿大进行的一项多代大鼠喂养实验发现,摄入大量的糖精钠可以导致雄性大鼠膀胱癌。因此,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法律规定,在食物中使用糖精时,必须在标签上注明“使用本产品可能对健康有害,本产品含有可以导致实验动物癌症的糖精”的警示。

由于食用糖精对人体健康有害无益,所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都对糖精严格控制使用,其控制标准一般为不超过消费食糖总量的5%,且主要用于牙膏等工业用途。

而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糖精使用量超出正常使用量的14倍。更有专家发出警告,至1999年下半年,全国糖业市场上糖精的份额己高达市场总份额的55%~60%,严重挤占了蔗糖的份额。

特别是有少数的消费者在完全不知道糖精危害的情况下,短时间内食用大量糖精,引起血小板减少而造成急性大出血、多脏器损害等,引发恶性中毒事件。

发明过程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糖是从甘蔗、甜菜等植物中提炼出来的。植物界中还有一些比蔗糖更甜的物质。原产南美洲的甜叶菊,比蔗糖甜200~300倍;非洲热带森林里的西非竹竽,果实的甜度比蔗糖甜3000倍;非洲还有一种薯蓣叶防己藤本植物,果实的甜度达蔗糖的90000倍。

只是,这些比蔗糖甜成千上万倍的物质,我们平时很少见到。我们平常用的比蔗糖还甜的物质是糖精,它比蔗糖要甜500倍。

从化学角度来看,糖和糖精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只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它们都带有甜味。糖精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1879年的一天下午,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实验室里,俄国化学家法利德别尔格,正愉快地在瓶瓶罐罐中迂回穿梭。今天他的心情格外好,一是他正在做的芳香族磺酸化合物的合成实验进行得很顺利,很快就会有结果出来;二是今天是他的生日,妻子娜塔莎已备好了晚餐,等他回去欢聚呢。

暮色降临大地,实验室逐渐暗了下来。法利德别尔格在煤气灯下聚精会神地注视着烧瓶中翻滚的溶液,早已把晚上生日晚餐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终于,实验有了眉目,他高兴地拿起桌上的铅笔,在实验记录簿上记下了实验结果。此时,墙上的挂钟“当当”地敲了起来,“哎哟,已经6点了。”他这才想起过了晚餐的时间,匆匆将铅笔往口袋里一插,套上外衣就往家跑。妻子与丈夫一起忙了起来。丈夫摆上了酒杯、餐具,妻子则端来一盘盘菜肴。晚餐在欢愉的气氛中开始了。法利德别尔格叉起一块牛排,往嘴里塞去。突然,他停止了嚼动,略带诧异地问:“娜塔莎,今天你在炸牛排里放了糖?”“没有啊,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往牛排中加糖的。不过,”妻子也奇怪地说,“今天的菜肴是有点不大对头,你尝尝看,这色拉也带有甜味。”

晚餐后,法利德别尔格仍在想这个奇怪的甜牛排和甜色拉。出于科学家的习惯,他要把原因找出来。在检查完厨房用品后,他把疑虑的目光盯向了餐具,他舔了舔盘子的边缘,略有所思,再舔了舔自己的手,然后,马上抽出口袋里的那枝铅笔,也用舌头舔了一下。 “问题出在铅笔上,出在铅笔上!”法利德别尔格发疯的大声嚷了起来,“娜塔莎,你瞧,凡是我用手接触过的餐具都带有甜味,而这甜味都来源于我用它写过字的铅笔。可以肯定,铅笔上的甜味是在实验室里沾上的。看来,实验室里一定有一种奇怪的特别甜的物质,我要去查个究竟。” 法利德别尔格风风火火赶到实验室,点上煤气灯后,逐件逐件地仔细检查实验用过的器皿。终于,他发现甜味来自一种叫邻磺酰苯酰亚胺钠的化学物质。这个偶然的发现给法利德别尔格开辟了一条通向新的发明的道路。从此,他集中全部精力,一心去研究这个煤焦油中提取出来的物质。他从又黑、又粘、又臭的煤焦油中提炼出甲苯,经过硫酸磺化、五氯化磷和氨处理后,再用高锰酸钾氧化,最后经过结晶、脱水而得到了一种特别甜的白色结晶体。他把它叫做“糖精”,并测出它比蔗糖要甜500倍。

法利德别尔格立即宣布了他的发明,并在美国获得了专利。1886年,这位化学家迁居德国,并在那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从煤焦油中提炼糖精的工厂。糖精就此开始闯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

第二个说法:1879年,当时正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实验室工作的伊拉·莱姆森和康斯坦丁·法赫伯格回家吃饭,正吃着吃着,他们突然停了下来。法赫伯格 饭前忘了洗手,大部分化学家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因此身亡,但是法赫伯格却意外地发现了人造甜味剂——糖精。关于这一发现,他们二人共同发表了论文,但是糖 精的专利上只有法赫伯格的名字,他竟偷偷申请了糖精的专利。后来莱姆森说:“法赫伯格是个无赖,让我的名字跟他的一起出现,简直令人作呕。”2

中毒现象食用糖精过量会引起中毒状况

量服糖精(5克以上)后,约2小时可出现恶心、呕吐清水、脐周围持续性疼痛,并有阵发性绞痛、腹胀、头晕、口渴、尿少、血压下降。尿检查有红细胞,也有的出现肌肉抽搐和疼痛,轻度惊厥、谵妄、幻听等。重度中毒病人,可造成死亡或遗留下严重的末稍神经炎(多是一次食用超量以及连续多次食用所致)。
在治疗上尚无特殊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发立即洗胃、解痉、止痛,给以维生素B、C,补充葡萄糖盐水溶液,加速排泄等。

鸡蛋与糖精同食会中毒

经加热鸡蛋中的氨基酸与邻苯甲酰磺酰亚胺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叫糖基赖氨酸的化合物,破坏了鸡蛋中的氨基酸成分。所产生的化合物有毒,而服用过量可能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