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思维阻断疗法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思维阻断疗法又称思维控制疗法、思维停止疗法。它是一种治疗强迫性思维的技术,是在患者想象其强迫思维的过程中,通过外部控制的手段,人为地抑制并中断其思维,经过多次重复,促使强迫思维症状消失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简介思维阻断疗法又称思维控制疗法、思维停止疗法。它是一种治疗强迫性思维的技术,是在患者想象其强迫思维的过程中,通过外部控制的手段,人为地抑制并中断其思维,经过多次重复,促使强迫思维症状消失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此法的理论假设为:外在行为能通过抑制来加以阻止,那么内隐的行为也能通过抑制来阻止并消除。思维阻断疗法如与放松疗法、厌恶疗法一起使用,效果更好。1

方法与步骤此法的治疗过程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过程为:

(1)指导患者进入放松状态;

(2)让患者关注那些使自己烦恼的想法、念头或思维活动;

(3)告诉患者,当医生让他"停止"时,自己也同时大声命令自己“停止”,并停止想那些东西;

(4)让患者在自己有清楚的强迫思维意象活动时就竖起食指示意;

(5)当患者竖时食指时,医生即大喝“停止”,患者也随同一起大声命令自己“停止”,在进行这一步时,可使用一些辅助手段,如用一小木锤敲击一下桌子,发出剧烈的响声等。这种意外的刺激能将患者从自己的强迫性思维观念中拉回来;

(6)重复上述步骤。

在第一阶段中,治疗的进展可根据患者进入想象潜伏期的延长来评定。所谓想象潜伏期,是指从让患者开始想象那些东西到他竖起食指示意所经过的时间。如治疗有效,潜伏期应该延长。第一阶段的"阻断"次数,应根据潜伏期的变化来确定。医生发现潜伏期变长了,患者觉得想起那些意象有困难时,可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的治疗过程与第一阶段的程序大体相同,只是在第(5)步中,医生不要使用任何辅助手段,仅是大喝“停止”。如果这一阶段的治疗也有了效果,即可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医生不再大喝"停止",而是由患者大声命令自己“停止”。

第四阶段,医生让患者改用小声命令自己“停止”。

第五阶段,当强迫思维意象清楚时,患者在心里对自己下命令“停止”。

在上述每一阶段中,最好进行16次阻断,从而保证治疗的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从一开始就应要求患者对每日出现的强迫思维的次数做自我观察并记录下来,随着治疗的进展,患者记录下来的次数逐日减少,这反映出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医生要求患者回家后自己练习"阻断"强迫观念。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玮 - 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