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情绪表现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情绪表现是有机体情绪状态的外部表现。亦称“表情”。它包括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身段表情。人类的基本表情有愉快、惊奇、悲伤、愤怒、厌恶和惧怕等。

基本解释系指与情绪有关的各种生理机能变化而言。情绪是高级神经大脑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伴随情绪活动整个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均有相应的变化,机体器官组织等活动亦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情绪平稳、快活、舒畅则呼吸平稳、心搏适中、代谢正常;如情绪呈高亢兴奋状态,则心搏与呼吸加快、代谢增强、体温升高、血管紧张度增加、血压上升、肌肉紧张度增加;如情绪低沉愁楚,则心搏减慢、呼吸低弱、代谢下降、血压与体温下降、肌肉松弛无力等。1

特性人类表情除具有先天性、共同性、习得性、可控性等特性,还有独特的功能,如适应功能、信息传递功能。因而表情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和艺术表现的有力手段。它可辅助和替代言语,甚至超越言语。

面部表情除额眉、眼鼻和口唇部的肌肉变化外还有自主神经活动; 言语表情是情绪在音调和语言的节奏速度等方面的表现; 身段表情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表现,尤其以手势为主;表情比言语更细致、传神,有时唯有运用表情才能将人物复杂而难言的内心活动表达得淋漓尽致,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现代研究发现, 面部表情还具有生理反馈功能。本世纪30年代, 伍德沃斯提出辨认面部表情的量表, 列出6种基本情绪的表情。40年代,施洛斯贝格进而提出面部表情的识别维度。70年代以来,伊扎德和埃克曼进一步提出了特定的基本情绪的面部模式和标定的标准。狭义的情绪表现主要指身段表情而言。

情绪表现的发展情绪表现是情绪在有机体身上的外部表现,即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体态表情。儿童出生后,立即可以产生情绪表现,如怕、怒、爱等,即一些原始的情绪反应。这种原始情绪反应与生理满足与否直接联系,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本能。因此,情绪表现是人类进化与适应的产物。

到婴儿期,情绪表现进一步发展,并进一步分化,林传鼎、伊扎德等人的研究都表明,2岁左右的儿童已出现了各种基本情绪,如伊扎德指出,随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情绪逐渐增长和分化,形成了人类的9种基本情绪:愉快、惊奇、悲伤、愤怒、厌恶、惧怕、兴趣、轻蔑和痛苦。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整个心理活动的发展,儿童情绪、情感表现发展体现为:①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 如情绪表现中社会性交往成分不断增加,引起情绪表现的社会动因不断增加;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日益社会化等。②情绪表现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越来越丰富和深刻。③情绪表现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提高,情绪表现的冲动性逐渐减少,稳定性不断提高,情绪表现和情感逐渐从外露向内隐发展。比如:打针时很痛,但认识到应当勇敢,能含泪作出笑容等。可见,情绪表现有了很大发展,情绪表现发展的成熟年龄因人而异,是相对而非绝对的。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殷晓莉 - 儿童心理专家 副教授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