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大孢子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孢子有大小两型其大形者称为大孢子(megaspore)。产生于大孢子囊中。在蕨类植物,大孢子萌发后成退化的雌性原叶体。另外,被子植物及裸子植物的胚囊细胞,产生与蕨类植物的雌性原叶体相同的胚囊故也称大孢子 。

简介在被子植物中,大孢子是指由大孢子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所产生的四个单倍体细胞,其中一个进一步分裂形成雌性的配子体(胚囊),其余三个退化。1

主要特征大孢子是指由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具单倍染色体数目的细胞。多数被子植物中,具功能的大孢子经连续3次有丝分裂,最后发育为含有8个核7个细胞的胚囊。1

研究意义大孢子(megaspore)是异孢植物产生的两类孢子中个体较大,且最终发育为雌性配子体(雌性原叶体)的一类孢子。由于大孢子个体较大,易于原地保存,且数量较少,与母体植物的关系更加明确,更便于定量统计分析,因此近年来大孢子被更多地应用于古气候以及古植被面貌的重建研究中。1

研究进展相较于国外,我国的晚古生代分散大孢子的研究起步较晚,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还多停留在属种描述和地层时代对比上,对于大孢子与古生态以及古植被的关系的研究还较为薄弱。针对这个问题,我所刘锋助理研究员和朱怀诚研究员等对产自山西保德晚古生代地层中的近400块样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挑样,总计发现13属20种大孢子,通过系统描述与分类,丰富了我国石炭-二叠纪大孢子研究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晚古生代大孢子的分类体系。同时,通过大孢子与母体植物的对比以及定量分析研究,揭示出华北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成煤环境中封印木是主要的成煤植物,但在非成煤环境中卷柏等草本石松类是较为常见的植物类型。研究发现,从中二叠世早期开始,保德剖面中的煤层逐渐消失,红层大量出现,与此同时大孢子的组合面貌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可能与这一时期华北干旱性气候的出现有着密切关系。1

大孢子母细胞胚囊母细胞(embryo-sac mother cell)即种子植物的大孢子母细胞。是由紧接表皮下的珠心组织的细胞分化产生的,此细胞比周围的细胞大,细胞质丰富,可产生核大的孢原细胞,有的能直接成为胚囊母细胞,有的可成为覆盖细胞和胚囊母细胞。合瓣花植物中不产生覆盖细胞(蓝雪目 Plumb-aginales、旋花科Convolvulaceae的几种例外),胚囊母细胞位于珠心表皮下。裸子植物、茜草科(Rubiaceae)、菊科(Compositae)等产生几个胚囊母细胞。不是起源于孢原细胞,而是起源于与胚囊母细胞具有同样作用的组织,已知的有珠被细胞(茄属Solanum、荇菜属Nymphoides)、珠心表皮细胞(兰科Orchidaceae的飞燕兰属Oncidium)等。1

|| ||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郭亮 - 副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