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石斑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石斑鱼泛指鲈形目鮨科石斑鱼亚科里的各属鱼类。石斑鱼属于辐鳍鱼纲,身体肥厚,口部大,并不适宜长途迅速游泳。石斑鱼体型相当大,身长可达一米以上,体重超过一百公斤也不足为奇;不过石斑鱼的种类颇多,体型大小也各有差别。栖息于沿海岸岩礁、起伏而又多石砾的海区、珊瑚礁、沉船或人工鱼礁等水域。石斑鱼是典型的捕食型肉食性鱼类,它靠着灵敏的视觉和感光、感色的分辩能力,往往凶猛地掠食鱼、虾、蟹、章鱼、甚至藤壶等海洋生物,特别喜食鲜活动物。属于濒危名贵物种。

外形特征石斑是鲈目的一种,头部比其它的鱼长得大,而且大部分的种类属于大型种,与其它热带鱼相比较,体色较不鲜艳,几乎与四周岩石的颜色极相似。包括石斑在内的鲈目,是鱼类中种类最多的一目。 石斑鱼体大,侧扁。体被细栉鳞,侧线完全。口大,稍倾斜。有发达的辅上颌骨。两颌前端有少数大犬牙,两侧牙细尖。前鳃盖骨后缘具锯齿。鳃盖骨有两粗棘。犁骨及颚骨具细齿。背鳍鳍棘11枚,强大,与鳍条部相连,鳍条14~18。1

生活习性石斑鱼是典型的捕食型肉食性鱼类,它靠着灵敏的视觉和感光、感色的分辩能力,往往凶猛地掠食鱼、虾、蟹、章鱼、甚至藤壶等海洋生物,特别喜食鲜活动物。

栖息环境石斑鱼为触礁性鱼类。天然的种类栖息于沿海岸岩礁、起伏而又多石砾的海区、珊瑚礁、沉船或人工鱼礁等水域。

种群分布分布在近海的石斑鱼是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种类。

种群现状南海、东海沿岸一吉的岛屿有着良好栖息环境, 利于其繁殖生长。但近年来的过度捕捞压力,鱼体逐年小型化,单位捕捞年渔获量逐年下降,现仅数十吨。

种类其中国沿海的主要种类有:①赤点石斑鱼 [Epine-phelus akaara (Temminck et Schlegel)]。头及体部有红色斑点, 背鳍9~11, 鳍棘基部具一黑斑(见图)。②青石斑鱼 〔Epinephelus awoara (Temminck etSchlegel )〕。体侧有5条垂直而明显的暗灰色横带,其中第一及第二条自背鳍鳍棘部向下伸至腹部, 第三及第四条自背鳍鳍条部向下伸至臀鳍, 第五条在尾柄上。③鲑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ario (Thunberg)〕。头及体侧、背鳍、臀鳍、尾鳍有红褐色斑点, 背鳍后部鳍棘的基底及中部鳍条的基底、尾柄部各有一黑斑。各鳍均有白边。④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chloros-tigma (Cuvier et Valenciennes)〕。头、体侧及各鳍密布多角形的黑褐色斑点,斑点直径大于斑点间距。⑤蜂巢石斑鱼〔Epinephelus merra Bloch〕。头、体侧及各鳍有多角形黄褐色斑块, 腹侧斑块略带紫红色。⑥巨石斑鱼〔Epinephelus tauvina (Forskal)〕。头、体侧及各鳍均有黑色斑点。头部斑点较密, 体侧斑点略大,较疏。背鳍8~11, 鳍棘处有一黑色斑块。⑦宝石石斑鱼〔Epinephelus areolatus (Forskal)〕。体延长、侧扁。头长大于体高。头、体侧及背鳍、腹鳍、臀鳍、尾鳍有橙黄色斑点,胸鳍上有赤色条纹。⑧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Bloch et Schneider)〕。体侧有5条暗色斜横带。头、体侧及各鳍均有黑色圆斑点。⑨云纹石斑鱼〔 Epinephelus moara (Tem-minck et Schlegel)〕。体侧有6条云状斑带。第一条自背鳍起点斜向眼后, 第二条自背鳍3~4鳍棘起斜向鳃盖到眼下颊部, 第三、第四、第五条均自背鳍至腹部, 第六条位于尾柄上。1

生物学特性石斑鱼是暖水性底层鱼类。主要栖息于底质为岩礁或珊瑚礁海域, 喜在礁间缝隙或洞穴中躲藏。肉食性, 凶猛, 主要摄食小型鱼类、头足类、甲壳类等。有自相残食现象, 尤其在稚幼鱼阶段, 个体小者常被个体大者吞食。摄食后即回洞穴或缝隙隐蔽处静息。一般分散不结成大群, 盛夏移向近岸, 冬季移向深水, 不作长距离洞游。广盐性, 盐度在10‰以上皆适于生长。最适温度22~28℃。雌雄同体, 雌性先成熟, 有性转变现象。即同一尾鱼的一生中, 低龄时期为雌性, 随年龄增长逐渐转为雄性。赤点石斑鱼一般体长27.0~30.0厘米、体重0.7~1.0千克为性转变时期。雄鱼多为4~5龄以上的高龄个体,体长26.0厘米、体重0.5千克以下无雄鱼。雌性生物学最小型体长23.0~24.0厘米、体重0.5~0.6千克。巨石斑鱼体长65.0~75.0厘米为性转变时期, 体长75.0厘米以上全为雄性。生长速度因种类而异, 分布于中国海区的种类以巨石斑鱼体型大, 生长快。赤点石斑鱼1龄体长约18.0厘米, 2龄体长约18.0~24.0厘米, 3龄体长约23.0~28.0厘米, 4龄体长约26.0~33.0厘米, 5龄体长约31.0~34.0厘米。繁殖季节因种类与分布海区而异,4~10月均有性成熟个体。赤点石斑鱼繁殖盛期在南海区为4~6月, 在东海区为6~7月。青石斑鱼繁殖盛期在南海区为4~6月,在东海区为6~8月。卵球形、浮性, 具油球, 属多次产卵类型。赤点石斑鱼产卵量一般为15万~30万粒, 多者50余万粒。1

价值作用营养价值石斑鱼蛋白质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体代谢所必须的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无机盐和铁、钙、磷以及各种维生素;鱼皮胶质的营养成分,对增强上皮组织的完整生长和促进胶原细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称为美容护肤之鱼。尤其适合妇女产后食用。味道鲜美是餐桌上的佳品。石斑鱼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使它的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石斑鱼肉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一般鱼类,除含人体所必须的各种氨基酸外,还含有无机盐、铁、钙、磷以及维生素等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一举成为经济价值很高的鱼类,宴席上的佳肴,是畅销港澳台的名贵海鲜品。

经济价值渔民们根据它栖息的水域海况、生活习性及不同季节选择适口的小虾、章鱼、沙蚕等作饵料,猎获甚丰,曾创下单一流次喜获3万元渔利的佳绩。随着水产资源的不断变化和市场需求量的日益增加,石斑鱼的人工养殖随之迅速发展,南澳县的猎屿湾,石斑的养殖已形成基地,主要品种有赤点石斑鱼、青石斑鱼和鲑点石斑鱼等。

石斑鱼人工养殖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商品化生产。多年来南澳县科研工作者、养殖技术员和养殖户紧密配合,通过实践的探索,生产管理、色病防治等方面均取得技术突破,整理出版了星火丛书《石斑鱼养殖技术》和《石斑鱼网箱养殖实用技术》等书刊文章。南澳县的石斑鱼海水网箱养殖成果先后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广东省渔业“丰收计划”一等奖和“星火计划奖”。

养殖方法自然苗捕捞石斑鱼养殖仍然依赖自然海区的苗种。自然苗的捕捞有两类, 一类在繁殖季节用小型拖网、围网等, 在礁缘藻丛处拖捕幼鱼。捕获的幼鱼经初选,清除其他杂鱼,用水池或网箱进行中间培育。投喂小型甲壳类、幼鱼及鱼肉糜等, 日投饵两次。体长2~3厘米鱼苗, 放苗量为150~200尾/米3。经1~2个月后, 进行分选, 按不同大小规格逐渐疏养。另一类为手钓作业。钓具有双门钓或单门钓。钓饵多用活饵,以活虾为优,其次为小鱼。手钓作业多在礁盘海域,作业期长, 一般清明后进入作业旺季。钓捕的石斑鱼,个体小者供养殖用苗种, 个体大者作为商品鱼上市销售。 2

人工育苗60年代以来, 赤点石斑鱼、巨石斑鱼、青石斑鱼、鲑点石斑鱼、镶点石斑鱼等人工繁殖鱼苗初步取得成功。

亲鱼选择与培育 人工繁殖使用的亲鱼,有捕捞海区自然生长的成熟亲鱼及人工养殖的亲鱼。人工养殖亲鱼可于前一年选择体重300~500克或1千克以上的成鱼,蓄养于网箱中,喂以鲜鱼肉或虾肉。对1千克以上的成鱼,可按每千克体重投喂1毫克剂量的甲基睾丸素(methyltestosterone),每星期3次,促进向雄性转变。 2

采卵授精用自然产卵或药物催产皆可。催产是在性腺发育至第Ⅲ期或检查卵径在450微米以上时注射催产剂。注射剂量为每千克鱼体重用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1500单位或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 10微克。上述剂量分两次注射。排卵前雌雄有追尾行为。雄鱼出现婚姻色,体色变淡,头部出现棕白相间的带状,以鳃盖上方最显著。此时采卵授精,可获良好受精率。石斑鱼精子量少,宜用干法授精。产卵适温为22~29℃。 2

孵化与鱼苗培育在水温25℃,盐度30‰,溶氧量5毫克/升以上的条件下,赤点石斑鱼受精卵约经26小时即可孵化。常用水槽、水池或网箱育苗。育苗过程要保持环境安定、水质清新。初孵仔鱼全长1.6毫米,无色,卵黄囊占全长的2/3,腹朝上浮于水面。孵化后3小时逐渐下沉。孵化后2天口凹开始形成,并逐渐向上浮升。孵化后3天口和肛门开通,可开始投饵。孵化后第6天出现背鳍棘原基,第7天至13天之间第2背鳍棘及一对腹鳍棘特别长(见图)。孵化后第18天各鳍已长齐,进入稚鱼期。孵化后约28天,腹部上方出现花纹,开始被鳞,进入幼鱼期。刚开口的仔鱼投喂贝类担轮幼虫、桡足类无节幼体或混合投喂少量小型轮虫。孵化第7天后投喂轮虫。第15天后混合投喂桡足类。第20天后混合投喂少量卤虫无节幼体。第25天可投少量的卤虫成此后投喂碎鱼肉或体。第30天开始投喂鱼、虾肉糜,比石斑鱼苗略小的活鱼、虾苗等。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管雪婷 - 副教授 - 东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