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尼泊苷注射液,本品适用于治疗下列各种疾病:恶性淋巴瘤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膀胱癌。推荐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使用。
成份本品主要成分为:替尼泊苷。
其化学名称为:4-0去甲基-1-0(4,6-0,2-噻吩甲叉-β-D-吡喃葡萄糖甙)表鬼臼毒。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为:C32H32O13S
分子量为:656.66
本品为50mg(5ml)安瓿包装,每1ml含10mg替尼泊苷,60mgN,N二甲基乙酰胺,30mg苯甲醇,500mg聚氧乙基化蓖麻油,调ph至5左右的适量马来酸和42.7%(v/v)的无水乙醇。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至黄色澄清溶液。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治疗下列各种疾病:恶性淋巴瘤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膀胱癌。推荐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使用。
规格5ml:50mg
用法用量以下信息来自国外说明书。
单药治疗:恶性淋巴瘤和膀胱癌。
初始治疗:a)30mg/m2/天,连续5天,然后停药l0天。每15天为一疗程。通常需要2—3个疗程。b)40~50 mg/m2,每周2次,至少治疗6—9周。骨髓储量良好的患者,在医疗监测下可每周用药3次。
维持治疗剂量:推荐的维持治疗剂量为100mg/m2,每l0~14天一次。这种维持治疗应坚持数月。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每周1次100~130mg/m2输注给药。用药6~8次后停药2周,为一疗程。一疗程(6~8周)后可评估
疗效;如有效,则继续治疗直至肿瘤缩小。
联合治疗:霍奇金氏病:用甲基苄肼和泼尼松的患者,在治疗的第1、4、8、11和14天可用药40mg/m2,随后停药14天。
本品可与其他已批准的抗肿瘤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当本品与其他具有骨髓抑制作用的药物联合使用时,应适当降低本品剂量。应定期监测外周血细胞计数,必要时,应定期进行骨髓检查。
唐氏(Down’S)综合征患者对化疗反应尤为敏感,治疗这些患者时应考虑调整剂量。
配制指导:
本品必须由具有肿瘤化疗药物经验的医生使用。配制本品溶液时须谨慎。如本品接触到皮肤,须立即用肥皂水彻底冲洗。如本品接触到粘膜,须立即用水彻底冲洗。当配制抗癌药物时须谨慎。应始终采取措施以防暴露于药品,包括:在操作时使用恰当的器具(如戴手套),并在操作后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已经有报道用ABS(由亚烯丙基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组成的聚合物)制成的硬塑料器具接触到N,N二甲基乙酰胺(本品的一种辅料)使其发生分解。在本品以及本品的稀释液中未见此报道。
为防止本品从聚氯乙烯(PVC)容器中抽取抽提出塑化剂DEHP(二[2-乙基乙基]邻苯二甲酸盐),应使用不含DEHP的大容量灭菌容器如玻璃或聚烯烃容器中配制本品的稀释溶液。给患者输注本品药液时,亦应使用不含DEHP的器具(BMS50230)。
使用前即刻将5ml本品50mg安瓿剂用50,125,250,或500ml 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剂稀释,这样稀释后的药液所提供替尼泊苷终浓度分别为1,0.4,0.2,和0.1mg/ml,然后将已稀释的溶液进行静脉注射输注,输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为减少低血压反应的可能性,本品不应静脉推注或静脉快速输注,数株本品的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保证输注导管的尖端保留在静脉腔内,以避免输注液的外溢和可能发生的组织刺激作用。
如按上述方法稀释,盛于所推荐的大容量玻璃或聚烯烃灭菌容器内含替尼泊苷0.1mg,0.2mg,或0.4mg/ml的药液置于普通日光灯下24小时可保持稳定。(BMS50230;BMSNEME-DR-21659)无需冷藏。含卫萌终浓度为1mg/ml的药液,贮存于室温或普通日光灯下稳定性稍差,因此需在配制完4小时以内使用以减少发生沉淀的可能性(BMS50230;BMSNEME-DR-21659)。
注意:
如果不按照上述方法操作,而使用其他任何方法使用本品,无论用其他的何种稀释剂或其他的任何浓度,均有可能产生沉淀。一旦发生沉淀,就不能给病人使用。同样,通过各种输液器具,长时间输注替尼泊苷(24小时)时也发生了沉淀反应。(Strong,1990)因此在给病人输注药液时,需时常注意检查药液及整个输液系统。肝素溶液会引起替尼泊苷发生沉淀,因此在给病人输药之前或之后,必须用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彻底冲洗输药用的注射针/管等用具。(Bogarchis,1990)配制卫萌溶液时应尽可能轻的搅动本品稀释液,因为剧烈搅动可以引起沉淀。本品药液中不应混入其他药物(Bogarchis,1990)。
不良反应血液学反应
骨髓抑制常使剂量受限制,采用本品治疗7-14天后可发生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症,通常2-3周内骨髓抑制可完全复原,白血球减少较血小板减少更常见及更为严重。也可以发生贫血(Bellet,1978;Bleyer,1979)和免疫溶血性贫血。(Habibi,1982) 已经报道卫萌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合用可导致病人发生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是主要胃肠道毒性反应,但通常可采用止吐药物以控制这些症状。可以发生口炎/粘膜炎(Rodman,1987;Schwartsmann,1991)厌食,腹泻,腹痛,和肝功能异常(Kellie,1991)。
秃发
本品的秃发发生率很高,特别见于接受多疗程的患者。
低血压
卫萌快速静脉注射后可以发生暂时性低血压(见制剂准备和用法)(Macheth,1982;Muggra,1997),已经有可能由于产生心律失常和低血压而致突然死亡的报道(BMS Safety Database)。
过敏反应
已有报道使用本品期间或用药后即刻可发生过敏样的反应,主要表现为寒战,发热,心动过速,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以及低血压,他们可能是由于溶媒中的Cremophor EL组份或是由于替尼泊苷本身。(O'Dwver,1986)这些反应可能在第一次用药时就发生,更常见于患脑肿瘤或神经细胞瘤的病人。(O'Dwver,1986)。
出现一种反应的危险性可能与重复给药及药物在体内的蓄积有关。(Kellie,1991)停止注射本品及适时的使用升压药物、皮质激素、抗组胺药,或扩溶药物,以上症状可立即减轻以至于消失,潮红,出汗,高血压等症状也已有报道。
皮肤反应
伴有或不伴有瘙痒的荨麻疹也已有报道。
神经病变
已有报道的神经毒性包括:由于硫酸长春新碱和卫萌相互作用而导致病人出现严重的神经病变的病例。使用高于所推荐剂量的病人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见“过量”)其他。
下列反应也有报道:
感染肾功能不全,(Habibi,1982)高血压,(Razon-Veronesi,1982)头痛,神经混乱和肌无力。(Firelli,1982)
毒副作用:
致癌性,致突变性,和生殖毒性:已经有报道卫萌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合用导致病人发生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Whitlock,1991;Haekins,1992)应考虑到本品对人类是一个潜在的致癌原。
本品可减少猴和狗的精子生成,降低狗的睾丸和卵巢的重量。
在各种细菌和哺乳动物遗传毒性试验中发现替尼泊苷的诱变性。替尼泊苷可以引起鼠细胞系的基因变异和人类细胞系的DNA损伤。在有几种人类和鼠组织培养物中已证实发生了染色体畸变。(Long,1984;Gupta,1987;DeMarni,1987)。
禁忌对本品有过敏史者禁用。严重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本品必须由具有肿瘤化疗药物经验的医生使用。可能会发生重度骨髓抑制伴感染和出血。必须定期复查血细胞计数和肝、肾功能。首次或反复用替尼泊苷后,已有发生致命性过敏反应的报道。
本品不能通过动脉内、胸腔内或腹腔内给药。
对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或肿瘤已侵犯骨髓的患者,使用本品须谨慎。
用本品治疗时,应定期监测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如白细胞计数低于2,000/mm3或血小板计数低于75,O00/mm3时,应停止使用本品。除非由恶性疾病本身引起的,治疗应推迟至骨髓完全恢复正常后进行。
输注过程,应确保静脉留置导管和注射针头处于静脉管腔内,以确保本品输入静脉,输注于静脉血管外可导致组织坏死和/或血栓性静脉炎。
已有静脉输入本品时发生低血压的报道。在输注本品最初的30~60分钟内应仔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在本品联合其他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有发生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报道。
应考虑到本品对人类为潜在的致癌物。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妇女使用本品可造成胎儿损害,妊娠大鼠给予本品后曾发现胚胎毒性和致畸性,未曾在妊娠妇女进行该品研究。如妊娠妇女应用本品或妇女使用本品过程中怀孕,应告知病人,本品可对胎儿造成潜在性伤害,育龄期的妇女在使用本品时应告知避免受孕。
本品能否排泄至人乳中尚不明了,因为许多药物均可排泄至人乳中,也因为本品对哺乳期婴儿的潜在性严重不良反应,故应衡量使用本品对母体重要性大小而决定中断哺乳还是中断本品治疗。
儿童用药本品含有苯甲醇。所含有苯甲醇曾与新生儿发生毒性有关,曾报道,当使用含大量苯甲醇冲洗液洗低体重早产儿时,发生以喘息性呼吸,核黄疸症,代谢性酸中毒,神经退行性变,血液异常为特征表现的综合症,以致于死亡。
在接受高于推荐剂量治疗的病人和先前曾用过止吐药的病人可以发生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低血压(Mcleod,1991)。
老年用药老年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本品常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这种情况下,应当评估是否有可能发生协同毒性作用,特别是对骨髓的毒性。
因苯巴比妥和苯妥英类抗惊厥药可增加替尼泊苷的平均清除率,进而导致既定剂量的替尼泊苷的系统暴露时间缩短。对接受抗惊厥治疗的患者,可能需增加本品用量。
体外实验已观察到甲苯磺丁脲、水杨酸钠和磺胺甲噻二唑可从血浆蛋白中置换出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替尼泊苷。
替尼泊苷的蛋白结合率极高,药物与蛋白结合的少量减低可导致游离药物显著增高,进而增强药物的作用和毒性。
药物过量已观察到使用高于推荐剂量本品的患者和先前用过止吐药的患者可发生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低血压。
尚无对本品药物过量的解毒剂。药物过量的并发症为继发性骨髓抑制。
药理毒理作用机制:
本品为周期特异性细胞毒药物,作用于细胞周期S2后期和G2期,通过阻止细胞进入有丝分裂而起作用。本品也引起DNA键的单股性和双股性断裂(Clark,1987),其作用机理似为抑制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Ⅱ)所致。
对实验性鼠肿瘤,替尼泊苷在其体内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包括多种血液系统肿瘤和各种实体瘤。体外和体内研究均显示对依托泊苷(etoposide)耐药菌株对本品有完全交互耐药性,反观亦如此,但偶见临床报告指出对两药可缺乏完全交叉耐药性。
作用特点:
本品为中性亲脂性物质,可以通过血脑屏障。
致癌性、致突变性和生殖毒性:
在各种细菌和哺乳动物遗传毒性试验中已发现替尼泊苷的致突变性。本品可减少猴与狗的精子生成,降低狗的睾丸和卵巢的重量。替尼泊苷可以引起鼠细胞系的基因变异和人类细胞系的DNA损伤。在人类和鼠组织培养物中已证实发生了染色体畸变。
药代动力学替尼泊苷的药代动力学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显示为线性且为剂量非依赖性。每天用药,连续3天后未见药物蓄积。
药代动力学数据:静脉输注后,药物从中央室清除,分布相半衰期约为1小时。替尼泊苷在体内的高蛋白结合率(>99%)可能限制其在体内的分布。替尼泊苷在脑脊液中的浓度低于同时测定的血浆药物浓度。其在肾的清除率仅占总清除率的10%左右,替尼泊苷的清除相半衰期约为6-20小时。尽管替尼泊苷的代谢途径尚未明确,但已证实诸如苯巴比妥和苯妥英这些对于肝代谢起诱导作用的药物可以增加替尼泊苷的清除。
贮藏室温(25℃)储存。
包装10支/盒,燧石玻璃安瓿包装。
有效期48个月。
执行标准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01007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