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青鳞鱼属排科,排亚科青鳞鱼属。中华青鳞鱼分布的范围不广,目前已知的产区仅有中国和菲律宾,在我国沿海主要分布于南海区域。中华青瞬鱼属暖水性、中上层小型鱼类,性喜集群,栖息于流水缓慢、水深 5 一 30 米的水域。在产卵期间,每当天气晴和,西南风及潮流缓和,水质清澈透明时,与蓝圆蜷、金色小沙丁鱼,群集于水面,使海水呈黑色波纹,有时击 起浪花,其状一环紧扣一环。但当天气和海洋环境发生变化时,则潜游至浅水底层集群,群游时水色混浊,也易于发现。1
分布范围中华青鳞鱼分布的范围不广,目前已知的产区仅有中国和菲律宾,在我国沿海主要分布于南海区域。中华青瞬鱼属暖水性、中上层小型鱼类,性喜集群,栖息于流水缓慢、水深 5 一 30 米的水域。在产卵期间,每当天气晴和,西南风及潮流缓和,水质清澈透明时,与蓝圆蜷、金色小沙丁鱼,群集于水面,使海水呈黑色波纹,有时击 起浪花,其状一环紧扣一环。但当天气和海洋环境发生变化时,则潜游至浅水底层集群,群游时水色混浊,也易于发现。1
特征形态体侧扁。呈长椭圆形,一般体长10~12厘米,体重8~10克、头小,吻短,有发达的脂眼睑、口小,下颌稍长于上颌,两颌、腭骨及舌部有细牙。上颌骨中间无凹陷。体被大而薄的圆鳞,排列稀疏、容易脱落,腹缘有锯齿状大棱鳞、无侧线。背鳍1个,胸鳍位低,图鳍小于胸鳍,尾鳍叉形、头及背侧青绿色。腹侧银白色。
繁殖特性每年12 月份,亲鱼个体,较大者性腺开始发育。翌年 l 月,亲鱼群体从越南南部 海区集群向西北沿岸徊游索饵。2 一 3月时性成熟的亲鱼在北部湾的北部,即 广西区的企沙及三娘湾沿海在水深 3 一 10 米处开始产亦。一般都以3 一 4 月为产卵期,4 一 5 月 为产卵旺期,性腺成 熟时期的亲鱼鱼体肥壮,13 0毫米以上的亲鱼性腺可达 VI 至 W期,在未产卵前浮游表层,趋光性强,将要产卵时最喜趋光,到 5 一 6 月产卵结束后就贴底索饵,开始向深水海区分散移动。1
中华青鳞鱼的室内培养捕捞与运输采用定置网和流刺网等渔具,捕获体长在10一12 厘米的成鱼和 6一7 厘米的幼鱼,捕 到后,立即放进活水仓等运输工具运回实验室,途中青鳞鱼大多集中于水体中部或底部,游动正常,鳞片脱落少,成活率较高。2
驯养驯养是室内培养的必要阶段。室外水池(10 一20 立方米)驯养,可使鱼对周围环境条件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有利于因捕获时鱼体损伤的复愈;而且可逐步地改变鱼的食性。 经观察,从海区捕来的青鳞鱼若不经驯养,直接在不流动的小水体内培养,鱼就停留在水体表层,吻部激烈地撞击池壁而出血,且鳞片大量脱落,表皮损伤严重,这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若先经室外水池驯养约十天后,再移入室内水池(长 1·2 米、 宽 0·9 米、高 1·2 米盛水 1 吨) 培养,就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在自然海区中,青鳞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饵。在室内培养,若仍用活饵 (如浮游生物 ) 长期培养将给培养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在驯养时,投数次活饵,然后也投进大小适宜的鲜鱼肉或贝类肉,使之逐渐适应人工投饵。但要使这些饵料保持悬浮或缓慢地沉降,青鳞鱼才会摄食。因它不摄食沉于池底的饵料,为防水质恶化,需严格控制投饵量。我们在驯养过程中观察到,如在青鳞鱼鱼群中放进几条其它的上层鱼,它们能很好地相处,而且更活跃地摄食。2
室内培养鱼体经 1 一 2 星期驯养后,即可移进室内培养。
(一) 饵料品种和摄食量
青鳞鱼不仅能摄食轮虫、卤虫的幼体和扁藻等浮游生物,还司摄食大小适宜的新鲜贻贝、隘蛙、 牡砺和小什鱼肉等,但对不同饵料其摄食强度不同。在水温 20·8一25·2℃ 时,成鱼对轮虫的摄 食量相当于其体重的 7·8%
,而对卤虫幼体的摄食量高达 18·5外。投饵量以青鳞鱼体重的 7佑 为百分之百。经制成大小适宜的鲜鱼或贝类肉 占投饵 量的70%外,扁藻和轮虫占投饵量的 30拓混合投饵,定期换水,进行静水培养。幼鱼在室外水池贮养达五个月之久 ; 成鱼在室内正常地存活132天,最后因饵料供应不上而死亡。
(二 ) 水温与青鳞鱼的关系
青鳞鱼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水温的要求是不同的。成鱼在室内水温 17·0一29·5℃、 幼鱼在 12·0一20·0℃ 都能正常存活。但低温对幼鱼(已贮养了五个月)威胁较大。经试验,水温分别在 5小时和 9小时内从 20·0℃ 降到 10·5℃ 时,鱼即死亡。对照组水温保持在 19·5℃一20℃,鱼活动正常。室外小水体长1·2 米,宽5 米,高3 米)驯养时夜间水温降至10·5℃,也发现同样的现象。
(三) 耗氧量
为了摸索室内静水培养青鳞鱼的密度和换水时间,我们测定了青鳞鱼的耗氧量。
1、幼鱼耗氧量。培养水与空气隔绝并投以一定量的饵料,幼鱼耗氧量平均为 30 一500 毫升/公斤·时,有时高达6的毫升/公斤·时。 如果不投饵,其耗氧量仅在 2知 毫升厂公斤时以下。鱼类摄饵时的耗氧量大,是由于鱼摄食时活动激烈和摄饵后代谢率升高之故。再者,残存的活饵也会消耗水中的一部分氧。因而培养中也应很好地控制投饵量。
2、成鱼耗氧量。采用不封闭水休时,成鱼放养密度为每尾鱼 71,4 升海水,每天投适量饵料时,测得耗氧量 18 , 毫升 /公斤·时。此外,实验还观察到,不管是幼鱼或是成鱼,每天的耗氧量都不相同,就是白天与夜间的耗氧量也有差异。如成鱼一昼夜平均耗氧量在147一 180 毫升/公斤·时之间,但白天的耗 氧量却达 20·0 毫升/ 公斤·时。饲养中,为了饲养水有充足的溶解氧,以利鱼体正常存活,我们采用及时更换新鲜海水和用空气压缩机或装有氧气的氧气瓶往饲养水中补充空气及氧气。2
海水中含氧量时鱼的影响成鱼在溶解氧含量为 1·206一 6·134毫升/升中,活动正常。在此范围内,溶解氧含量越高,即鱼显得越活跃,且培养时间越长 ( 图 2)。图 2 可看出,实验 2 比实验 3 的培养水溶解氧含量高,鱼存活的时间就长。实验 1 的培养水含氧量比实验 3 高,观察57个小时,实验 1未见鱼死亡,实验 3 却在实验结束前五分钟内,连续发生二尾鱼死亡,第三尾鱼也濒临死亡(这时含氧量仅876 毫升 /升 ),立刻将此鱼移进新鲜海水中,鱼很快活动正常,这表明是缺氧所致。如果将培养水含氧量剧增到 10一1 毫升/升时,鱼与缺氧时出现同样的症状。可见,溶解氧含量过高或过低,对鱼的正常生命活动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尽管青鳞鱼在室内静水培养比较困难,但通过一年多的摸索,我们认为,只要掌握其生态习性,适当控制其环境条件,中华青鳞鱼室内静水培养是完全可能的。2
捕捞渔法灯光围网作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采用不同的渔具。在亲鱼产卵时期的 3 一 6 月开始进行灯光围网作业较好。此时,幼鱼和雌亲鱼均具有趋光性,尤其初遇灯光时趋光性最强,而后鱼群即分散在明暗交界处游动。因此,在诱集到鱼群后应立即下网,或将灯光强度减弱,让鱼群集中后才下网捕捞,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1
流刺网渔法青鳞鱼流刺网 产量较高,但摘鱼困难,坏网程度大。目前在我区还没有推广使 用这种 渔具渔法,但在调整近海捕捞作业中,重新开发利用青鳞鱼资源,推广使用青鳞鱼流刺网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和捕捞价值。流刺网作业主要在有的季节青鳞鱼群不趋光,不利于晚上灯光围网捕捞时进行。对青鳞鱼喜于晨曦或下午集群起水,水面呈深黑色,并击起浪花时最适宜。中华青鳞鱼一般在沿岸的浅滩流水缓慢的泥沙底,水域栖息,渔场离岸很近,一般 12 马力渔船带网 80一90 片,木帆船带网 70 一 80 片为宜,配备劳力 3 人。青鳞鱼流刺网渔法,与对虾流 刺网作业基本相同,出海前将网联结好,堆放在船上的左舷 ( 沉子纲在前,浮子纲在后 )。一般在白天作业,多数在换流前 (涨流或落流都可) 或在晨曦青鳞鱼活动的时候,顺风横流放网。 视海况和渔获物的 多少,一 日可放网两次。1
药用价值Harengula nymphaea (Richardson).
【药 名】:中华青鳞鱼
【来 源】:为鲱科动物中华青鳞鱼的肉。
【功 效】:解毒消肿。
【主 治】:治海蛇咬伤。
【性味归经】:辛、咸,平。心、肝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捣烂入药。
【别 名】:青鳞、神仙青鳞鱼(《中国药用动物志》)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海和南海。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捕捉后,将鲜鱼去内脏洗净捣烂入药。
【考 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启军 - 副研究员 -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