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适应症为改善肠内菌群失调引起的各种症状。包括:腹泻、便秘、腹泻便秘交替症及胃肠炎。
成份本品每1 片中含有以下成份:乳酸菌(肠球菌Streptococcus faecalis T-110)2mg 酪酸梭菌(Clostridium buryricum TO-A 芽 孢)10mg 糖化菌(Bacillus mesentericus TO-A 芽孢)10mg
性状本品为白色至微黄褐色的片剂,无臭或微有异臭,味微甘。
适应症改善肠内菌群失调引起的各种症状。包括:腹泻、便秘、腹泻便秘交替症及胃肠炎。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2片,一日3次;5周岁以上、15周岁以下按成人的半量服用。3个月以上至5岁的小儿请遵医嘱,用温水溶散后服用。
不良反应服用本品的355个临床研究病例中,均无可以认为是由于本品引起的副作用的报导。
禁忌不可给下列患者服用:1、既往对本剂有过敏史的患者;2、对牛乳过敏的患者(曾发生过过敏样症状)。
注意事项患者在服用本品时应仔细观察,如出现过敏症状应停止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由于缺乏相应资料,慎用或遵医嘱。
儿童用药小儿请在成人指导下用温水溶散后服用。
老年用药遵医嘱。
药物相互作用混合变化:与氨茶碱、异烟肼混合着色,故请勿混合使用。
药物过量依据毒理研究推测本品的最大副作用量为3.0g/kg。
药理毒理1.药效药理研究 ①肠内菌群正常化:对患细菌性腹泻的乳幼儿给药后,粪便内菌群检查结果显示:双歧杆菌增加;作为肠内菌群改善指标的厌氧 型总菌与嗜氧性总菌数的比率也有增加。 ②共生可提高增殖性;本品的酪酸梭菌和乳酸菌(肠球菌)混合培养时,酪酸梭菌的菌株数比单独培养时约增加 10 倍。此外, 添加糖化菌培养滤液培养时,乳酸菌(肠球菌)的菌株数约增加10 倍。 ③共生对肠道的调整作用:本品由于3 种活性菌共生,并在人体肠道内增殖,阻止有害菌的生长,从而发挥使肠道菌群正常化的 肠道调整作用。 ④共生对病原性细菌的抑制作用:采用连续流动培养方式,对酪酸梭菌和乳酸菌(肠球菌)混合培养时,已确认对病原性细菌如: 大肠杆菌、肠炎孤菌、Difficile(梭状菌)、肉毒杆菌、MRSA 等有抑制作用。但对双歧杆菌和乳酸菌(Lactobacillus)并不抑 制,只维持共生关系;对于沙门氏菌引起的小儿腹泻,构成本品的3 种活性菌菌株可通过共生作用对沙门氏菌发挥抑制作用;对 于内分泌系统及风湿性疾患造成的排便异常,服用本品后,可观察到双歧杆菌属(Bifdobacterium)菌株增加、产气荚膜杆菌 (C.perfringens)减少,故可认为是由于肠道菌群正常化而使症状改善。 ⑤对有用菌的助长作用:本品对双歧杆菌属(Bifdobacterium)有助长作用;糖化菌(B.Mesentericus)的代谢产物对双歧杆菌 属(Birdobacterium)有促进分裂的作用。
2.毒理研究
①急性毒性:按3.3kg 的剂量,一次给ICR 小鼠口服本品,观察小鼠的一般症状及血液常规,结果均正常。无死亡例。试验结束 后经解剖检查,各项均正常。 ②亚急性毒性:连续28 天给大鼠口服本品,以乳酸菌(肠球菌原粉)、酪酸梭菌原粉、糖化菌原粉、作对照,观察其毒性情况及 停药14 天的恢复情况。结果无死亡例,大鼠的一般状态、体重变化、摄水量、摄饵量、尿检、血检、血生化、脏器重量、剖检、 病理组织学检查等均未见异常,静脉血液中未检出上述菌株。故推测本品及各对照品的最大无副作用量为 3.0g/kg。 3.其它 ①质粒(Plasmid):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质粒(Plasmid),结果未从乳酸菌(肠球菌)确认。 ②溶血素:本品的乳酸菌(肠球菌)、酪酸梭菌、糖化菌均未发现溶血素。
药代动力学吸收:对口服本品的大鼠进行采血检查,未检出乳酸菌(肠球菌)、酪酸梭菌和糖化菌,表明本品不被肠道吸收。 分布:十二指肠以下的肠道。 代谢:本品不被肠道吸收,故无对应资料。 排泄:随粪便排出体外,排泄率为100%。
包装铝塑包装(PTP);每盒装1板,每板12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