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静电泄漏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静电泄漏,是指静电电荷沿材料内部和表面缓慢泄漏。积累在物体上的电荷离开这个物体有两种途径:泄漏或电弧。由于最好避免电弧,泄漏是使物体放电的首选方式。由于空气潮湿,电荷能通过空气泄漏。空气湿度越大,电荷泄漏得越快。用离子发生器在空气中产生带正负电荷的离子,也可以中和物体上的电荷,极性相反的离子被吸引到带电体上,与上面的电荷中和。离子越多,电荷中和得越快。

概述静电泄漏指静电电荷沿材料内部和表面缓慢泄漏。高电阻材料上的静电泄漏很慢,以致产生静电的过程停止之后,材料上可能在很长的时间内还保持有危险的静电。

随着湿度的增加,绝缘固体表面形成水膜,其表面电阻率显著降低,泄漏明显加快。为防止大量带电,相对湿度应在50%以上;为了提高降低静电的效果,相对湿度应提高到65%~70%;对于吸湿性很强的聚合材料,为了保证降低静电的效果,相对湿度应提高到80%~90%。

加速静电泄漏1、接地是消除静电危害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接地主要是消除导电体上及电阻率在108Ω·cm以下物体上的静电,而不宜用来消除绝缘体三的静电。带电绝缘体商接接地,非但不能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而且容易发生火花放电。应使绝缘体与大地之间保持106~109Ω的电阻。仅仅供消除导体上静电用的接地电阻应低于10cm2。非金属导体接地处,应包上接触可靠的金属物.或者使用导电涂料,接触面积不小于10cm2。接地应牢靠,可与其他目的的接地共用接地装置。移动设备不能保持经常接地,接地时应选择没有危险的场合和没有危险的时间。

2、干燥环境中的物体容易带电,采用喷雾,洒水等方法,使环境相对湿度提高到70%以上,物体表面吸附足够水气形成极薄的水膜,可防止静电在物体上的积累。但是对疏水性材料增湿则不起作用。

3、对几乎不能泄漏静电的绝缘体,采用抗静电添加剂,以增大电导率,使静电容易泄漏。化学抗静电添加剂,一般有外涂用和混入内部用两种。外涂用抗静电添加剂常涂敷于塑料表面,有效时间不长。将抗静电添加剂混入绝缘体内部,抗静电有效时间较长。但当空气中相对湿度较低时,抗静电的效果变差。1

静电泄漏防护为防止静电泄漏积累所引起的人身电击、火灾和爆炸、电子器件失效和损坏,以及对生产的不良影响而采取的防范措施。其防范原则主要是抑制静电的产生,加速静电的泄漏,进行静电中和等。人穿非导电鞋时,由于行走等活动会产生、积蓄电荷,并可达到千伏级的电位。在毛毯上行走、脱衣等所产生最高电位可达2450伏。此时人触及其他物体会产生火花放电并受到电击。人体活动中防静电措施主要有穿导电性鞋;工作服和内衣裤不使用化纤面料;穿混有导电性纤维或用防静电剂处理的防静电工作服;工作地面作导电化处理等。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在其界面上产生电荷移动,正、负电荷相对排列形成双电层。若将物体分离,会在两个物体上各自产生极性不同的等量电荷。

防止这种静电的原则是:对产生静电的主要因素(物体的特性、表面状态、带电历史、接触面积和压力、分离速度等)尽量予以排除;使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带电序列中所处的位置尽量接近;使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和压力要小,温度要低,接触次数要少,分离速度要小,接触状态不要急剧变化等。粉体、液体、气体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摩擦会产生静电。因此,要采取限制流速、减少管道的弯曲。增大直径、避免振动等措施。

静电防护除降低速度、压力、减少摩擦及接触频率,选用适当材料及形状,增大电导率等抑制措施外,还可采取下列措施:①接地。②搭接(或跨接)。③屏蔽。④对几乎不能泄漏静电的绝缘体用抗静电剂以增大电导率,使静电易于泄漏。⑤采用喷雾、洒水等方法提高环境湿度,抑制静电的产生。⑥使用静电消除器,进行静电中和。

静电泄漏影响1、湿度对静电泄漏的影响

吸湿性越大的绝缘体,对静电泄漏的影响也越大。这是由于随着湿度的增加,绝缘体表面凝结成很薄的水膜,在水膜中溶入了空气中的CO2,有时还能溶入绝缘体所析出的电解质,使绝缘体的表面电阻大大降低,从而加速静电的泄漏。

2、静电泄漏的规律性

绝缘体上静电的泄漏一般有两条途径:

(1)通过绝缘体表面直接泄漏;

(2)通过绝缘体内部进行泄漏。

这两种泄漏途径都取决于绝缘体的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于仁业 - 高级工程师 - 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