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西瓜细菌性枯萎病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症状

幼苗发病时呈立枯状。定植后,下部叶片枯萎,接着整株叶片全部枯死。茎基部缢缩,出现褐色病斑,有时病部流出琥珀色胶状物,其上生有白色霉层和淡红色粘质物(分生孢子)。茎的维管束褐变,有时出现纵向裂痕。根部褐变,与茎部一同腐烂。

病原西瓜萎蔫病欧文氏菌,属细菌。菌体杆状,大小1.2-2.5×0.5-0.7微米,周生2-8根鞭毛,菌落圆形,灰白色,格兰氏染色阴性,好气性或兼性嫌气性。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高34-35℃,36℃不生长,最低8℃最高43℃经10分钟致死。此菌除为害西瓜外,还可为害黄瓜、南瓜、甜瓜、冬瓜等葫芦科植物。

发病规律病菌从根顶端附近的细胞间隙侵入,边增殖边到达中心柱产生毒素,堵塞导管,破坏根组织,阻碍水分通过。连续降雨后,天气晴朗,气温迅速上升时,发病迅速。

发病特点病菌主要以菌丝、厚垣孢子或菌核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土壤中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6~10年。病菌可通过种子、肥料、土壤、浇水传播。

以堆肥、沤肥传播为主要途径。病害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病菌生长温度为5~35℃,土温24~30℃为病菌萌发和生长适宜温度。

该病为土传病害,发病程度取决于土壤中可侵染菌量。一般连茬种植,地下害虫多,管理粗放,或土壤粘重,潮湿等病害发生严重。

传播途径病菌在食叶甲虫体内越冬,翌年西瓜出苗后带菌的甲虫迁人西瓜田为害,病菌随之从伤口侵入进行初侵染,山东济南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整个西瓜生长期间,病原细菌通过甲虫传播,进行多次重复侵染,致该病不断扩展蔓延。冬季温暖,越冬食叶甲虫基数大、带菌率高,西瓜生长期闷热,时晴时雨发病重。

防治措施选择抗病品种。种植抗病西瓜品种是首选措施,如选用西农八号、丰抗八号等品种。

嫁接栽培。由于西瓜枯萎病病菌难以侵染葫芦、瓠瓜、南瓜等,以这些作物为砧木进行嫁接换根,这种方法是解决西瓜枯萎病的较好途径。我县已有一部分瓜农选用葫芦为砧木,进行靠接,减轻了枯萎病的发生。

水旱轮作。西瓜枯萎病在土壤中可存活10年,但在水中存活期限只有130多天。因此,水旱轮作是预防枯萎病的最佳方法。

种子处理。用漂白粉2-4%溶液浸泡30分钟后捞出并清洗干净,可杀死种子表面的枯萎病病菌及炭疽病病菌。
慎用育苗土。育苗用的营养土应选用塘土、稻田土或墙土,禁用瓜田或菜园土,农家肥要充分腐熟,不用带有病株残体的农家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