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大豆抗毒素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大豆抗毒素的发现

随着食用大豆制品与人类健康关系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除了大豆本身所固有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外,大豆在压力条件下生成的一类主要诱导产物大豆抗毒素(glyceollins)不仅具有植物抗毒素作用,其积累与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病以及大多数植食性害虫的抗性有很大关系,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异戊烯化的异黄酮。1

关于大豆抗毒素呈现雌激素作用的机理,尤其是在抑制癌细胞增殖方面的作用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大豆抗毒素有可能成为大豆中的又一健康元素。

近年来,农学家已经开始探索分离植物化合物潜在药用价值的新战略,其中一个战略包括开发植物的防御机制,以诱导生成植物抗毒素的新型抗生素化合物。早在 1940 年,Müller 和 Börger首次在受真菌侵染的马铃薯块茎中发现并定义了具有抵抗真菌感染能力的植物抗毒素。大豆抗毒素最早是 1971 年由 Keen N T 等在给大豆下胚轴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Phytophthora megasperma var.sojae)时发现并确认的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大豆抗毒素作为从激活的大豆中分离的一组新的植物抗毒素,已经被证明在几种特定的诱导剂刺激下可大量的生成并对植物病原体具有一定的抗微生物侵染效应,大豆抗毒素含有3 个异构体,即 glyⅠ、Ⅱ、Ⅲ。

功效有关大豆抗毒素的研究已经进行了 40 多年,在前 30 年的研究历程中,大豆抗毒素的相关研究仅仅局限在植物防御和植物本身的生理变化方面,2001 年 Matthew E. Burow 等人发现大豆抗毒素具有间接抗雌激素的功效,对于治疗妇女乳腺癌和子宫癌具有较好的效果 ,使得大豆抗毒素又引起重视。在使用激素延缓更年期症状和治疗如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上,与富含大豆抗毒素的大豆合用治疗近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可减少激素疗法引起的乳腺癌的危险。

近期研究分析大豆抗毒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提高胰岛素的分泌以及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即缓解胰岛素抗性),从而达到改善血糖稳态的作用。大豆抗毒素的另一个功效是可以阻断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途径,强烈抑制黄曲霉毒素的生成。1

简介大豆抗毒素是一种异戊烯化的异黄酮,作为从受到外源刺激的大豆中分离的一种植物抗毒素,已经被证明在几种特定的诱导剂刺激下可大量的生成并对植物病原体具有一定的抗微生物侵染效应。外源刺激根据其不同特征,可以分为物理诱导方法及化学诱导方法,其中物理诱导方法包括紫外线照射及物理伤口处理等,化学诱导方法分为生物诱导因子及非生物诱导因子两大类,生物诱导因子包括 Aspergillus、酵母细胞壁等,非生物因子包括银、镉等金属离子。

生物活性及研究现状大豆抗毒素是能够与雌激素受体(ER)相结合的抗雌激素物质,进而抑制雌激素诱导的肿瘤进程。大豆抗毒素在治疗妇女乳腺癌和子宫癌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大豆抗毒素在调节血糖和血脂新陈代谢方面有显著功效,park 等发现大豆抗毒素能够增加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并产生促胰岛素作用。大豆抗毒素可以显著影响脂类物质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肪细胞因子表达及甘油三酯合成途径还可以抑制黑色素的形成等, 大豆抗毒素能够增强细胞的抗氧化活性,抑制机体内毒素引起的炎症反应。大豆抗毒素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活性,近些年,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2

大豆抗毒素分析检测、分离纯化和结构测定大豆抗毒素检测常见的方法有:薄层层析(TLC)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气相色谱(GC)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

目前大豆抗毒素可采用柱层析、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大豆抗毒素化学结构的测定通常包括:分子量的测定、二级结构的鉴定。

目前用于异黄酮类物质的化学结构测定的主要方法是液-质联用技术(LC-ESI-MS),其中质谱的主要方式有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S)、液态二次离子质谱(LSI-MS)、热喷雾质谱(TSP-MS)、电喷雾质(ESP-MS)、离子喷雾质谱(ISP-MS)以及多级质谱(MS)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