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干扰为使敌方电子设备和系统丧失或降低效能所采取的电波扰乱措施。是电子对抗的组成部分。目的是削弱或破坏敌方使用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遂行战场侦察、作战指挥、通信联络和兵器控制与制导的能力,为隐蔽己方企图和提高己方飞机、舰艇的生存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概述电子干扰一般不会对于扰对象造成永久的损伤,仅在干扰行动持续时间内,使得干扰对象的作战能力部分或全部丧失,一旦干扰结束,干扰对象的作战能力可以恢复。电子干扰的基本技术是制造电磁干扰信号,使其与有用信号同时进入敌电子设备的接收机。当干扰信号足够强时,敌接收机无法从接收到的信号中提取所需要的信息,电子干扰就奏效了。电子干扰技术是干扰敌方接收机而非发射机。为了使干扰奏效,干扰信号必须能够进入敌接收机——天线、滤波器、处理门限等。也就是说,在确定干扰方案时,必须考虑干扰信号发射机和敌方接收机之间的距离、方向,以及干扰信号样式对敌电子设备可能产生的效应等。才能保证干扰的有效性。1
分类通常按产生的方法、作用的物理性质和作用的对象进行分类。
按产生的方法电子干扰一般分为有源电子干扰和无源电子干扰两类:
有源电子干扰是用专门的干扰发射机发射或转发某种形式的电磁波,使敌方电子设备和系统工作受到扰乱或破坏。发射的干扰信号载频、功率和调制方式(干扰样式)是根据欲干扰的电子设备的类型、工作频率和技术体制等选定的。
无源电子干扰是用本身不发射电磁波的箔条、反射器或电波吸收体等器材,反射或吸收敌方电子设备发射的电波,使其效能受到削弱或破坏。这类干扰,主要用于干扰雷达、激光测距装置等以接收反射电波来工作的电子设备。
按干扰的作用性质电子干扰可分为压制性电子干扰和欺骗性电子干扰:
压制性电子干扰是指造成电子设备的接收系统过载、饱和或难于获取有用信号的干扰。
欺骗性电子干扰是以与有用信号相同或相似并含有假信息的信号,使电子设备或操纵人员真假难辨,造成错误的识别和判断的干扰。
按干扰的对象电子干扰可分为无线电通信干扰、无线电导航干扰、雷达干扰、无线电遥控干扰、无线电遥测干扰、红外干扰、激光干扰等。一些国家还将对声纳等水声电子设备的干扰也列入电子干扰的范围。
实施电子干扰的实施,通常是按统一的电子对抗计划,同部队战斗行动协调地进行。由于陆、海、空军的作战特点不同,它们对电子干扰的战术应用也不完全相同。在航空兵突防作战中,一般有远距支援电子干扰、近距支援电子干扰、随行电子干扰和自卫电子干扰四种基本战术:
远距支援电子干扰,即用电子干扰飞机(见电子对抗飞机)在作战地域(敌地面防空武器有效射程)以外,对目标附近的主要电子设备和系统施放大功率综合电子干扰,掩护攻击机群的战斗行动。
近距支援电子干扰,即电子干扰飞机作为攻击机编队的先导机随编队一起突防,并在距目标的一定距离上盘旋飞行,施放电子干扰,掩护攻击飞机遂行作战任务。
随行电子干扰,即电子干扰飞机在突防和作战过程中,在编队中施放电子干扰,掩护攻击机群作战。
自卫电子干扰,即作战飞机自身携带电子干扰设备和器材,在执行任务中施放电子干扰,保护自身安全。水面舰艇、潜艇作战,偏重于自卫电子干扰。地面部队作战,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强调合理配置电子干扰群,干扰压制敌方通信指挥系统。
电子干扰的有效性由于无线电信号传播具有开放性。雷达、通信等接收机在接收有用信号的同时也接收到其他信号,于是对欲接收信号产生了干扰。作为有意而为的电子干扰,为了达到预想的效果,也即有效地实现干扰,干扰信号必须能够很好地被接收机接收并产生影响。但通常所有接收机都是针对自己要接收的信号设计的,也就是说,接收机对于它要接收的信号具有最好的接收性能。因此,要想使干扰信号有效地影响接收机,就应该使传播到达接收机的干扰信号具备对被干扰的接收系统产生影响的基本条件,这就是有效干扰的条件。有效干扰的基本条件包括如下几个。
频域覆盖从信号接收的过程可知,由于接收机具有对有用信号频带以外信号很强的抑制能力,一个干扰信号只有具有与欲接收的信号同时落入接收机通带之内的频域特性,才能被接收机接收。一般情况下,如果进人接收机的总能量或者合成幅度不是特别大,它们就会在接收机的线性部分被进行相同的处理,如放大、滤波和变换等。进入接收机接收频带内的干扰信号就将对信号接收产生扰乱作用。因此,干扰信号的频率域特性首先应该是其频率成分能够落入接收机通带。通常情况下,为顾及频率瞄准误差的影响,干扰信号的带宽大于接收机通带,这时就需要把干扰的带外损失考虑到干扰机的总输出功率中。
时域覆盖信号的时域覆盖,是指干扰信号的存在时间必须与对象信号相关,或者说是相重合,只有它们同时作用于接收机,才能对接收信号产生干扰作用。因此干扰时间要选择恰当,干扰引导响应时间要短。具有距离跟踪能力的雷达只允许目标距离波门内的信号进入接收机的后续处理,因此在对其实施脉冲干扰时,干扰信号的时间控制需要精确到距离波门宽度的量级。
空域覆盖空域覆盖反映的是电磁场强度相对被干扰对象的空间分布条件,指干扰的电磁辐射能量集中覆盖于被干扰接收天线所在的空间位置。通常有两种途径实现这一条件,一是将干扰发射天线的主波束覆盖被干扰接收天线所在的空间位置,这样才有足够的干扰电磁能量集中到预计的被干扰方向;二是将干扰发射机置于被干扰天线的附近,降低远距离传播带来的损失,使其处于强干扰中心区,此时可以采用非定向天线。
当对传统收发天线共用的译基地雷达干扰时,雷达所在的方向可以通过对其发射信号测向获知,因而能够较准确地将十扰主波束指向该雷达,从而避免在其他空域方向无谓损失能量。但对许多战术通信系统干扰时,通常无法或不能准确获知收信机所在的方位,因此干扰发射天线通常采用宽波束,这样带来的空域能量损失必须在功率设计时考虑到。对于需要干扰不同方向的多个目标的任务,最初也是采用宽干扰波束,随着发射天线技术的发展,多波束技术的采用使得f扰机可以将能量集中于几个确定的方向,大大提高了发射功率的空域利用率。
能量域覆盖一个干扰信号对于某一接收方式的某种信号接收能否构成干扰,最根本的条是进入接收机的干扰是否具有足够的能量。前述的频域、时域和空域条件最后都体现到干扰信号在进入接收机的能量。当这个能量足够大时,较差的干扰样式也会破坏信号的正常接收。干扰能否奏效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取决于干扰能量的绝对值,而取决于干扰和信号能量的相对值。
除了这些域之外,还有其他如极化域、干扰样式等也要满足要求,才能实现有效干扰。对于干扰信号特性的要求是多维的,各维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非完全独立。
在干扰的实际应用中,评估干扰有效的准则有:信息损失准则、功率准则、战术运用准则。
a,信息损失准则
信息损失淮则是评估干扰效果的基本原则之一,可用来描述干扰现象、干扰效果和干扰有效性。信息损失表现为有用信号被覆盖、模拟和产生误差,甚至中断信息输入等。
信息损失准则采用香农信息论原理定量描述干扰前后的信息量变化。用于雷达干扰可确定描述干扰效果的参数。如最小干扰距离、压制扇面、参数测量误差等。用于通信干扰可与误码率等建立定量的关系。
b,功率准则
由于雷达、通信系统的性能,如检测概率、误码率等与其接收机输入端的信干比(信号与干扰功率比)有确定的关系,因此根据信号与干扰的功率量值可以定量评估干扰的效果。
c,战术运用准则
可以根据战术运用效果下降的程度来评估干扰的有效性。战术运用准则是评价武器优劣和作战行动策略有效性的准则。战术运用准则是极其通用的准则,既可以用于干扰,也可以用于雷达、通信系统,还可以用于其他军事领域。
评估干扰效果的基本方法是考察被干扰设备分别在施加干扰前后其性能指标的变化,因此具体的评测指标既与被干扰对象的类型有关,也与干扰机理和希望达到的效果有关。评估可以针对单项指标,也可以针对综合性指标,这取决于评估的目的。对于压制性干扰,可以采用功率准则来衡量其效能,而对于欺骗性干扰,除了需满足必要的功率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衡量对携带虚假信息的信号的误判概率、对引起测量误差的偏差量大小等。1
相关新闻中国战机遭美机当场干扰: 雷达军官想锁定却发现屏幕有七百架
中国军队与美军电子战飞机最初的交锋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当时美军曾在部分B-29型轰炸机上加装了电子干扰设备和箔条投放器,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地面防空系统和引导雷达等设备进行了高强度干扰,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据传,1994年10月,美军小鹰号航母战斗群曾行至距中国约400海里的海域,对中国实施了大规模电子干扰。当时,中国驻山东等地的雷达站均报告发现了200余架飞机由东北至西南方向向中国大陆飞行。中国空军于是紧急起飞了一架苏-27和一架歼-7战机前往拦截,并起飞了4架其他战机探查虚实,然而,这4架战机并没有发现大规模机群。
两架前往拦截的战机中,苏-27的雷达也并没有发现目标,反而是相对落后的歼-7战机的雷达发现了一个目标,并且其飞行员也通过肉眼发现了一个亮点,而这个亮点就是整个事件的罪魁祸首,美军EA-6B电子战飞机。三天后,美军又如法炮制,而这次雷达操作员本想锁定该机,却发现雷达屏幕上显示了700余架飞机飞来的信号,飞行方向依然是由东北向西南。自此中国开始下大力研制多种类型的电子干扰机,目前各型号高新干扰机已经开花结果!而中国再也不怕美国电子干扰无辜闯来。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宋春霖 - 副教授 - 江南大学张履谦 - 院士、雷达与电子技术专家 - 中国工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