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表岩石或矿床受化学风化作用分解时,那些易溶于水的组分中的一部分被带入潜水活动区,成为稀薄的含矿溶液。由于介质性质的改变或与周围的岩石发生交代作用,便可使有用物质发生沉淀而形成为矿床,即淋积矿床。1
矿床特征淋积矿床的矿体形状多呈不规则的似层状,其次为囊状、巢状等。矿石常具网脉状、浸染状、粉末状、葡萄状、结核状等构造。淋积型的镍、钴、钒、钠、铁、锰、铀等矿床具有较大的工业价值。1
矿床实例淋积型硅酸镍矿床
这类矿床是镍矿的一种重要类型,它们是由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超基性岩风化而成。这些岩石在红土化作用过程中镍先临时性溶解在水中,但很快又在红土层下面的风化岩石中发生中和反应形成镍的硅酸盐矿物,如硅镁镍矿、镍水蛇纹石、镍绿泥石、水硅镍矿等。这些次生镍硅酸盐富集而成淋积型硅酸镍矿床,其上红土层富铁往往可成为红土型铁矿。
新喀里多尼亚淋积镍矿床即是此类矿床的典型代表。
另外,古巴、澳大利亚、巴西、菲律宾及我国的云南、内蒙古、台湾等国家或地区都有硅酸镍矿床分布。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屈明 - 副研究员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