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矿床(regenerated deposit)是指原来已经形成各种成因的矿床或者成矿物质初步聚集的岩石,在后期区域变质作用、花岗岩化、混合岩化和岩浆作用及各种热液作用下所形成的新的矿床。
定义再生矿床(regenerated deposit)是史奈德洪(Sohneiderhohn,Hans,1952)提出的一种成矿观点。他认为,最初在世界各成矿区自寒武纪以后都发生过一次主要的地壳运动及成矿作用;而在以后地壳运动中的成矿活动都是在早期已生成的原生矿床基础上,发生活化转移再沉淀集中而成。这些后期的矿床则称为再生矿床。1
特征再生矿床指的是成矿物质已经初步聚集的岩石或者原来已经形成各种成因的矿床,在花岗岩化、混合岩化、后期区域变质作用岩浆作用及各种热液作用下所形成的新的矿床。在欧洲与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有关的矿床就是在海西期的矿床基础上生成的再生矿床。1
矿床再生成因凤山铜矿床产于中元古界昆阳群绿汁江组凤山段,其下伏为中元古代晚期的滇中裂陷槽中的狮山铜矿床。凤山铜矿床矿体呈脉状、巢状、囊状,切割围岩,形态产状受断裂构造及狮山段紫色层“刺穿体”的控制,是典型的再生矿床。矿石物质成分(以黄铜矿、斑铜矿为主)、黄铁矿的Co含量(0.6%)及Co/Ni比值(75.71)和硫化物的δS值约继承了狮山铜矿床的特点;矿石具碎斑状、角砾状、细脉状和网脉状等后生矿石构造,凤山铜矿床黄铜矿、斑铜矿对各种波长入射光的反射率均高于狮山铜矿床黄铜矿;黄铜矿的Cu、Au、Ag含量高于狮山铜矿的黄铜矿,而S、As、Zn含量低于狮山矿的黄铜矿。基于上述特征,提出了凤山铜矿床的再生成矿模式。凤山铜矿床的成矿物质来自下伏的狮山铜矿床及狮山段紫色层细碧质火山角砾岩,经后期非含矿热液溶解而沿构造上升,而后在覆地层的构造中沉淀、富集而形成再生矿床。2
典型矿床通过野外填图、坑探和钻探以及室内测试、研究认为:黑牛洞铜锌矿床原来可能是一个形成于中元古代大陆被动边缘裂谷的大型甚至特大型海相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含矿围岩是糜棱岩、千糜岩、糜棱片岩、变晶糜棱岩、变粒岩、浅粒岩和构造蚀变岩,剪切型矿化和蚀变带包裹了矿体,原岩是石英砂岩、泥质石英粉砂岩、泥质岩和硅质岩夹基性火山岩、少量中—酸性、酸性火山岩,经过变质达到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以块状、角砾状和准块状矿石为主的矿床是富铜矿,矿石的铜平均品位为1.68%,锌品位平均为1.53%;矿化与褪色带、硅化关系密切。矿化类型以广泛发育韧性剪切带型浸染状矿化岩或矿石(分别简称剪切型矿化岩或矿石)为特色,具有与糜棱岩、千糜岩相同的变形特征,可见两期以上的金属矿物透镜体、变形条带和不协调微褶皱。矿床具有原地韧性变形改造、变质再生矿床的特点;矿石、矿体的围岩和氢、氧、硫、铅、硅同位素特征显示,块状、准块状和角砾状矿石的矿质基本来源于剪切型矿化岩或矿石,是变质生成矿床,也是原矿石的再生矿床,而剪切型矿化岩或矿石可能是中元古代海底火山-裂谷作用形成的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经过多期韧性变形、变质改造形成的,是溶解为主的化学再活化的残余。构造改造、再生矿床的成矿时代为134.26±0.5Ma,形成于燕山晚期。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屈明 - 副研究员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