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plate tectonics)理论是一种现代地球科学理论。其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Wilson,1965)。板块构造认为,地球表层(岩石圈)是由厚度大约为100-150 km的巨大板块构成,全球岩石圈可分成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完全在海洋,其余均包括大陆和海洋。板块间的分界线是海岭、海沟、大的褶皱山脉和裂谷与转换断层带。该理论对地质地理学以及生物学影响很大。不同大陆上地层、矿产、动植物分布,几乎只有通过板块构造的理论才能够解释。1
基本释义岩石圈分成若干板块,就像冰山在海洋中一样飘浮在玄武岩质的软流圈上,进行非常缓慢的移动。当板块运动的时候,各个大陆之间就表现出了相对的水平运动(称之为大陆漂移continent drift)和碰撞和离析,从而构成地球表层的地质地理景观。
运动形式具有三种可能的运动形式:第一是新板块的形成,在板块交界处或者边缘,由于熔岩涌出和冷却产生新板块,这类边缘板块一般都沉积在海底,但是如果这些板块上面有陆地,那么陆地就会随之而相对运动,这种边缘可能由一块大陆中间的断裂开始。比如东非大峡谷(The great rift valley in East Africa)就是两个板块分离初期阶段的例子,当这两部分大陆彻底分开之后,海水就会淹没断层部分,进而形成一个新大洋。分离的初期,这两块陆地还具有相同的植物和动物区系,原种的灭绝和新种属的进化导致两块陆地的动植物区系发生变化。
第二种板块运动形式是板块相对趋近运动,如果一个或者两个板块边缘都是很薄的海洋岩壳,那么,一个板块就可能滑向另一个,当两个板块运动到一起时,它们之间的摩擦造成戳穿和剧烈运动,因而产生地震带。海洋下沉岩壳向更深层地壳运动,在接近热核(hot core)深层时融化,然后融化的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现象。如果这两个板块携带着大陆,那么,它们将相互接近。大陆壳比海洋岩壳密度小,所以,如果一个大陆接近一个下沉板块边缘的时候,就不会滑向另一块岩壳的下面,所以,就会防止它下面的板块继续下沉。如果两块板块各具有一片陆地,相互碰撞时都不会塌陷退让,撞击的结果形成长长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就是由于4000-4500万年前,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现仍然在缓慢上升。
第三种是板块边缘相互碰撞滑开,加利福尼亚的San Andreas断层(fault)显示向北滑动的太平洋板块和向南滑动的北美板块。
可见,大陆都是由一块被称为泛大陆(Pangea)的超级古陆分离形成的,大约在2亿年前分成两半,一半是Laurasia,另一半是Gondwanaland。一旦大陆被分割成不同的陆块,互相之间就被浩瀚的大海彼此孤立,同时每块大陆上的动植物也被隔离,各自独立进化的结果导致彼此不同的生物地理格局。
边界分类因此按照板块学说,约可将板块边界分类如下:
(1) 建设性或分离型的边界(又称扩张边界,divergent boundary):两个相邻板块向互相分离的方向走,如大西洋著名的中洋脊。
(2) 破坏性或聚合型的边界(convergent boundary):两板块冲撞在一起时,其中一块板块受到挤压而俯冲进入地函,形成隐没带。如菲律宾海板块隐没到太平洋板块下面,产生全球最深之马尼亚那海沟。
(3) 存留、转换或剪切型的边界(transform boundary):这个边界与扩张边界都是近乎垂直的面,最典型为美国加州圣安德烈斯断层。
六大板块根据勒皮雄(Le Pichon)等人观点,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
美洲板块 -北美洲,西北大西洋、格陵兰岛、南美洲及西南大西洋
南极洲板块 - 南极洲及沿海
亚欧板块- 东北大西洋,欧洲及除印度外的亚洲
非洲板块 - 非洲,东南大西洋及西印度洋
印度洋板块 - 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大部分印度洋
太平洋板块 - 大部分太平洋(及加利福尼亚南岸)2
海陆分类陆地板块亚欧(Eurasian)板块、阿拉伯(Arabian)板块、非洲(Africa)板块、北美(North American)板块、南美(South American)板块、南极洲(Antarctica)板块
海洋板块太平洋(Pacific)板块、菲律宾海(Philippine)板块、纳兹卡(Nazca)板块、可可斯(Cocos)板块、印度-澳大利亚(Indian-Australian)板块、加勒比(Caribbean)板块。此外,还有人划分出许多小版块和微板块,关于微版块,学术界正处在热烈的讨论之中,尚无定论。
大小分类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大部分太平洋
亚欧板块:大部分欧亚大陆及东北大西洋
非洲板块:大部分非洲及部分大西洋、地中海
南极板块:南极洲大陆及附近海域
北美板块:大部分北美洲及部分大西洋
南美板块:大部分南美洲及部分大西洋
印度洋板块(澳洲板块):东印度洋及澳大利亚
中板块纳兹卡板块:东南太平洋
菲律宾板块:西太平洋菲律宾海域
科科斯板块:东太平洋中美洲沿岸海域
加勒比板块:加勒比海域
胡安·德福卡板块:东太平洋,美国华盛顿州及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沿海
斯科舍板块(斯科蒂亚板块):南大西洋,火地岛东南方向的狭长海域
阿拉伯板块:阿拉伯半岛及附近地区
印度板块:印度次大陆
努比亚板块(索马里板块):非洲东部东非大裂谷以东,马达加斯加以及西印度洋,正在形成中
巽他板块:南中国海、南中南半岛、安达曼海、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加里曼丹岛及附近海域
小板块伍德拉克板块(木百灵板块):新几内亚岛东北部分
爱琴海板块:希腊南部及爱琴海海域
阿尔迪普拉诺板块:南美洲西部,秘鲁、智利和玻利维亚之间
探险家板块:加拿大温哥华岛西部
土耳其板块(安纳托利亚板块):土耳其大部
加拉帕戈斯板块: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位于纳兹卡、可可斯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北加拉帕戈斯板块:加拉帕戈斯板块以北的更小板块
格陵兰板块:格陵兰岛部分
缅甸板块:安达曼群岛以东的长条型板块
阿穆尔板块:朝鲜半岛、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日本海大部及日本四岛南半部分
加洛林板块:西太平洋新几内亚以北海域
胡安·斐迪南斯板块:东太平洋上,南极板块、纳兹卡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长江板块(扬子板块):中国南部及东海
毛克板块:新几内亚岛西部
戈尔达板块: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海岸
鄂霍茨克板块:鄂霍次克海及堪察加半岛
康威礁板块:斐济西侧
新海布里地板块:瓦努阿图附近
巴尔默勒尔板块:斐济北侧
复活节岛板块:复活节岛以西
福图纳板块:太平洋福图纳岛附近
班达海板块:东南亚班达海海域
克马德克板块:新西兰以北的狭长板块
伊朗板块:伊朗、伊拉克及巴基斯坦间的三角区
马努斯板块:新几内亚北部海域
北俾斯麦板块:新几内亚附近俾斯麦海南部
南俾斯麦板块:新几内亚东部和新不列颠
马里亚纳板块:马里亚纳海沟以西的狭长板块
纽阿福欧板块:汤加以西
汤加板块:汤加海沟附近
设德兰板块:南极半岛顶端海域
巴拿马板块:巴拿马地峡区域
安第斯杜诺尔板块(北安第斯板块):南美洲北部,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地区
冲绳板块:日本冲绳群岛附近长条形板块
所罗门板块:所罗门群岛西北海域
里维拉板块:墨西哥西海岸中部以外海域
鸟首板块:新几内亚西部
帝汶板块:帝汶岛及附近海域
南桑维奇板块:南大西洋
塞舌尔板块:西印度洋塞舌尔附近
摩鹿加海板块:摩鹿加海海域3
动力学关于板块运动的动力机制,人们有很多解释。但首先这个驱动力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能产生足够大的力;2,必须合乎物理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基本原理;3,符合根据地球物理观测得出的地球内部性质;4,驱动力所产生的效应要与现代岩石圈的性状和动态相一致,也就是说能圆满解说观察到的各种地质现象。按照赫斯的海底扩张说来解释,认为大洋中脊是地幔对流上升的地方,地幔物质不断从这里涌出,冷却固结成新的大洋地壳,以后涌出的热流又把先前形成的大洋壳向外推移,自中脊向两旁每年以0.5~5厘米的速度扩展,不断为大洋壳增添新的条带。很多人认为这个驱动力就是地幔对流,虽然这中间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除了地幔对流以外,人们还提出了俯冲板块动力拖拉机制、顺坡下滑机制等。这些说明都有自己的道理,但也都有让人怀疑的地方。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是:地幔对流模式中软流圈是主动的,岩石圈是被动的;其他几种模式中软流圈是被动的,岩石圈是主动的。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