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蚀作用(down-cutting)是指沟谷或河谷底长期受水流冲蚀,沟槽与河床向纵深方向发展的现象。河流随河床的刷深,水位下降,使两岸的河漫滩高处洪水位以上,向两岸阶地转化。
释义下蚀作用(down-cutting)指沟谷或河谷底长期受水流冲刷,沟槽与河床向纵深方向发展的现象。河流随河床的刷深,水位下降,使两岸的河漫滩高出洪水位以上,向河流阶地转化,下蚀作用强度与流量,流速,谷底纵剖面坡度,上游来沙量和谷底物质抗冲性有关。谷底窄,坡陡,流量大,谷底岩性松软,水流下蚀强度大。河谷下蚀还受侵蚀基准和地质构造运动的控制。1
特点下蚀作用强度与流量、流速、谷底纵剖面坡度、上游来沙量河谷地物质抗冲性有关。谷地窄,坡陡,流量大,谷地岩性松软,水流下蚀强度大。河谷下蚀还受侵蚀基准和地质构造运动的控制。当地壳抬升时,下蚀作用增强;地壳下降时,下蚀作用减弱。
影响在河流上游由于河床的纵比降和流水速度大,因此下蚀作用也比较强,这样使河谷的加深速度快于拓宽速度,从而形成在横断面上呈“V”字形的河谷,也称“V形谷”。下蚀作用在加深河谷的同时还可以使河流向源头发展,加长河谷。我们把河流向源头发展的侵蚀作用成为“向源侵蚀作用”。河流的源头部分,大都存在跌水地段,该处下蚀作用最强,河流形成后,因向源侵蚀作用,河流不断向源头方向延伸,直至分水岭。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郝庆菊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