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海葵鱼属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海葵鱼属Amphiprion,是海葵鱼亚科鱼类的一个族群。它们色泽亮丽,体态高雅,加上长得健壮活泼,使得它们成为人工饲养最早的鱼种之一。1

简介海葵鱼属Amphiprion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雀鲷科(Pomacentridae)海葵鱼亚科,又称双锯鱼属。小丑鱼是海葵鱼属的俗称,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水温较暖的瑚礁海域,20世纪70年代国外已经开始对其进行科学研究,而国内对海水海葵鱼的研究相对滞后。海葵鱼是珊瑚礁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生物种类,也是热带海水观赏鱼中最常见、具有较高观赏利用价值的品种之一。因为海葵鱼具有种类繁多、品质优良、色彩艳丽、体态玲珑、性情温和、活泼健壮、易饲养、文化气息浓郁、繁育成本低、市场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与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1

形态特征通常体长不超过15 em;背棘总数10~ 12;背的软条总数4~16;臀棘总数2;臀鳍软条总数14~15;通常稚鱼身体黑色,有蓝色的鳞片;在前额与上侧面上有白色斑块;除胸鳍透明与软背鳍鳍条外部的部分外,其他鳍都是黑色;成鱼体一般呈椭圆形而侧扁,吻短而钝;成鱼的颜色可能因地理环境和行为的变化而改变。1

生活习性属于小型的珊瑚礁鱼类,喜欢栖息于珊瑚礁与岩礁,与海葵,海胆或小的珊瑚等形成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 。主要摄取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藻类为食物,较适宜的海水盐度为29%~31%。,水温为26~28℃ ,pH为8.1~8.4;同时需要维持水硬度1.25~1.97mmol/L、碱度为2.5~4 meq/L、溶解氧含量为5~-6 mg/L时,才能促进其健康生长发育。1

繁殖习性繁殖方式为置卵型,产卵期接近时,亲鱼会勤于在海葵附近整理爱巢环境,用口扫除藻类、砂砾等,海葵鱼有强烈好斗习性,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攻击性等特性 。在成熟过程中有性转变的现象,在族群中雌性为优势种。在产卵期,公鱼和母鱼有护巢、护卵的领域行为,而海葵鱼宝宝出生前,公鱼表现得十分积极主动,几乎都是由公鱼负责护卵,公鱼会不时地用自己的胸鳍去亲抚鱼卵,清理污物,提供水流与氧气。

从鱼卵、鱼苗、鱼宝宝到成鱼,它的成长过程需要半年多时间,而其寿命至少可以维持10年,约半个月产1次卵。海葵鱼属鱼必须经过12~24个月的生理成熟期,性别的改变必须在适当的环境下促成。在生存环境中没有雌性鱼的条件下有可能转变为雌性。变成雄性的条件是生存环境中已经有一条性腺成熟并占统治地位的雌性海葵鱼属鱼,同时环境中缺少雄性鱼。当环境中有配对的且占主导地位的海葵鱼属鱼时,其他鱼会暂时保持无性别状态。

它们的繁殖也非常具有特色。孵化后的海葵鱼属鱼是无性别的,既不是雄性也不是雌性。它们必须经历一个从无性别状态转变到雄性再转变到雌性的不可逆过程。从无性别到雄性,而不能变回无性别,从雄性变成雌性,也不能再变回雄性。有的鱼可能一生都是无性别状态,这一切取决于营养与环境。1

分布范围原生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较温暖的水中,包括大堡礁和红海。虽然大部分种类的分布有其限制,但某些分布的十分广泛。海葵鱼属鱼生活在浅海的底部的浅潟湖或珊瑚礁。印度-太平洋,红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悉尼等。

共生特性此属鱼体色绚丽分明,泳姿摇摆奇特,所以我们给它取名为"小丑鱼"。又因为它喜欢依偎在海葵中生活,所以人们又称它为"海葵鱼"。海葵鱼属鱼和海葵的关系是相互依赖共存的关系,海葵伤害不了鱼,而小丑鱼给海葵带来了自己的食物,当然这种关系学术届有许多解释说法,小丑鱼并不是非得和海葵共生,在没有海葵的水族箱里小丑鱼一样生长的很好,而当放入海葵后,小丑鱼也并未表现出欢快的立即投入海葵怀抱的样子,一般隔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在一起,如果一个水族箱里只有一个海葵并且个头又不大,小丑鱼却有十几条,通常是只有一个小丑鱼和它相伴,而其它的小丑鱼虽然有时会靠近或争一下海葵,但并不是争得你死我活,没有得到海葵的小丑鱼再其他的地方一样生活的自在健康,可见小丑鱼和海葵的关系不是不可分离的,完全可以分开来单独饲养。

野生的雌鱼比雄鱼修长些,差异不大。它们喜吃小型海洋肉食性食物,如小虾,浮游生物及藻类。1

人工饲养此属鱼身材虽小,却是最易人工喂养的鱼种。它们能容忍亚硝酸盐稍高的劣质水质,实践中我们可以先将雀鲷科的鱼种投缸喂养,来加快新缸养水的时间。水温控制在26度,可喂与藻类,动物性食物及安全的人工饲料,海水比重为1.022,如在加上海葵一起共养,就更好了。

种类海葵鱼属(Amphiprion)有以下物种:

背纹双锯鱼(Amphiprion akallopisos)

大堡礁双锯鱼(Amphiprion akindynos)

阿氏双锯鱼(Amphiprion allardi)

(Amphiprion barberi)

二带双锯鱼(Amphiprion bicinctus)

查戈斯双锯鱼(Amphiprion chagosensis)

金腹双锯鱼(Amphiprion chrysogaster)

橙鳍双锯鱼(Amphiprion chrysopterus)

克氏双锯鱼(Amphiprion clarkii):又称克氏海葵鱼。

大眼双锯鱼(Amphiprion ephippium)

白条双锯鱼(Amphiprion frenatus):又称白条海葵鱼。

棕尾双锯鱼(Amphiprion fuscocaudatus)

宽带双锯鱼(Amphiprion latezonatus)

侧带双锯鱼(Amphiprion latifasciatus)

白罩双锯鱼(Amphiprion leucokranos)

麦氏双锯鱼(Amphiprion mccullochi)

黑双锯鱼(Amphiprion melanopus)

浅色双锯鱼(Amphiprion nigripes)

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又称眼斑海葵鱼(电影《海底总动员》中的尼莫即为此种)。

阿曼双锯鱼(Amphiprion omanensis)

太平洋双锯鱼(Amphiprion pacificus)

海葵双锯鱼(Amphiprion percula)

颈环双锯鱼(Amphiprion perideraion):又称粉红海葵鱼。

鞍斑双锯鱼(Amphiprion polymnus):又称鞍斑海葵鱼。

红双锯鱼(Amphiprion rubrocinctus)

白背双锯鱼(Amphiprion sandaracinos):又称白背海葵鱼。

双带双锯鱼(Amphiprion sebae)

希氏双锯鱼(Amphiprion thiellei)

三带双锯鱼(Amphiprion tricinctus)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郭亮 - 副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