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无胆色素尿性黄疸综合征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无胆色素尿性黄疸综合征又称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红细胞膜先天性缺陷的疾病,其特点为慢性过程中伴有急性发作的溶血性贫血和黄疸,血液中球形细胞增多,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增加。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贫血、多次发作性黄疸及脾脏肿大,本综合征常于幼年时期即可出现,部分患者直至中年因症状加重而被发现。儿童期常因感染而使贫血发作。溶血发作期间,由于骨髓的代偿功能很旺盛,贫血可能很轻微或不存在,易被忽视。溶血发作时可出现黄疸,但轻重不一。几乎所有患者均有脾脏肿大,多为轻度至中度肿大,肝脏可有轻度肿大或不肿大。感染、劳累或情绪激动可引起急性溶血,甚至溶血危象,表现为突然高热、恶心呕吐、腰背四肢肌肉酸痛、肝脾疼痛和贫血加重。感染也可引起突发骨髓再生障碍,使贫血加重。可出现胆石症的症状。偶可见下肢踝部慢性溃疡。

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不难做出诊断。

并发症胆结石为本病常见并发症。

治疗脾切除是治疗贫血的最有效方法,脾切除后过度溶血停止,红细胞寿命接近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