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碘化钡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碘化钡(英文:Barium Iodide Anhydrous)是分子式为BaI2的无机化合物,分两种型态,一种是水合物,另一种是无水物。溶于丙酮,微溶于醇。其水溶液呈中性或微碱性。加热至98.9℃时失去1个结晶水,在539℃时失去2个结晶水,加热至740℃时则分解。易潮解。在空气中由于释出碘迅速变成红色。碘化钡用于制造其他碘化物。

组成结构碘化钡是无色斜方结晶或白色颗粒结晶。易溶于水。溶于丙酮,微溶于醇。其水溶液呈中性或微碱性。加热至98.9℃时失去1个结晶水,在539℃时失去2个结晶水,加热至740℃时则分解。易潮解。在空气中由于释出碘迅速变成红色。碘化钡用于制造其他碘化物1。

分子结构数据1、摩尔折射率:无可用的

2、摩尔体积(cm3/mol):无可用的

3、等张比容(90.2K):无可用的

4、表面张力(dyne/cm):无可用的

5、介电常数:无可用的

6、极化率(10-24cm3):无可用的

7、单一同位素质量:391.714162 Da

8、标称质量:392 Da

9、平均质量:391.1359 Da

计算化学数据1、氢键供体数量:0

2、氢键受体数量:2

3、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4、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

5、重原子数量:3

6、表面电荷:0

7、复杂度:2.8

8、同位素原子数量:0

9、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0、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共价键单元数量:3

制备方法1、一种二水碘化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碘化亚铁的合成步骤:将碘和铁粉按碘∶铁粉=1.0∶1.2-1.5的摩尔比配料,分别加入到有水的容器中,其中容器中水的重量为碘重量的2-3倍,在温度40-60℃、搅拌速度为60-100转/分的条件下反应30-50分钟,测定游离碘及IO3-合格后制得碘化亚铁溶液;

(2)碘化钡的合成步骤:将合成好的碘化亚铁溶液按碘化亚铁∶氢氧化钡=1∶1的摩尔比把碘化亚铁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生成Fe(OH)2沉淀和BaI2溶液,将该反应液煮沸20分钟,用氢氧化钡将PH值调整为8.5-9;

(3)过滤、浓缩结晶、干燥步骤:再按投碘重量的2-5%加活性炭于反应液中,吸附除去Fe(OH)2沉淀、有机杂质和机械杂质,得到透明的碘化钡溶液,然后在常温常压下蒸发碘化钡溶液,至碘化钡结晶析出,再将晶体碘化钡离心脱水、在75-90℃温度下干燥60-90分钟即得到碘化钡主含量≥99%的BaI2˙2H2O。

2、无水碘化钡可用钡的氢化物与碘化铵在吡啶溶液中制备。用蒸馏方法将大部分的吡啶除去之后,再用真空蒸馏法于150~160℃将结晶的吡啶除去,得率97%2。

用途制备其他碘化物。

贮存方法常温密闭,阴凉通风干燥

毒理学数据急性毒性:主要的刺激性影响:

在皮肤上面:刺激皮肤和粘膜;

在眼睛上面:刺激的影响;没有已知的敏化影响。

生态学数据通常对水体是稍微有害的,不要将未稀释或大量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未经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个体防护装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携气式呼吸器。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睛。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急救措施急 救:

吸 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 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

食 入: 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

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

无资料。

泄露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蒸汽或粉尘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环境保护措施:

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并转移至安全场所。禁止冲入下水道。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封闭排水管道。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杨剑虹 - 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