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氯酸银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氯酸银(AgClO3)是白色四方晶体。像所有氯酸盐一样,它可溶于水并在热水中溶解度增加,是强氧化剂。作为一种简单的金属盐,在碱性无机化学实验中,它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对光敏感,必须存储在深色密闭容器中。可用作有几合成、氧化剂。

物性数据1、性状:白色四角晶体,见光缓慢分解而变暗。

2、密度(g/mL,25ºC):4.43。

3、熔点(ºC):230。

4、沸点(ºC,常压):270。

5、溶解性(mg/mL):溶于水,微溶于醇1。

计算化学数据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3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57.2

7、重原子数量:5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36.5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22

性质与稳定性270℃分解为AgCl并放出氧气。溶解度(g/100gH2O),10.4(10℃),15.3(20℃),26.8(40℃)。

合成方法将等摩尔的硫酸银和氯酸钡溶液混合,然后过滤并离心分离,得到没有硫酸钡悬浮的澄清溶液。将所得溶液浓缩,析出氯酸银结晶。

主要用途有几合成、氧化剂。

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中毒

侵入途径:能通过皮肤吸收而中毒

健康危害: 对皮肤和粘膜刺激性强。高温下,能释出有毒的烟雾,吸入会中毒。长期接触可能引起全身银质沉着症:皮肤及眼结膜(或角膜)色素沉着,慢性支气管炎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与铵盐、可燃物、还原剂、金属粉末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经摩擦、震动或撞击可引起燃烧或爆炸。与硫酸接触容易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银、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覆盖。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酸类、铵盐、活性金属粉末、硫、磷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还原剂、酸类、易(可)燃物、铵盐、活性金属粉末、硫、磷、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毒理学数据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口服- 大鼠 LD50: 1410 毫克/ 公斤。
刺激数据: 皮肤- 兔子 10 毫克/24小时 轻度; 眼-兔子 LD50: 20 毫克/24小时 中度。
毒性和苯胺相似,能抑制中枢神经和循环系统,引起头痛、衰弱、局部或全身缺氧,皮肤和黏膜发蓝、头昏和呼吸困难等。能通过皮肤吸收而中毒。触及皮肤时立即用浓肥皂水洗净。嗅觉阈浓度0.024mg/m3。TJ 36—79规定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5mg/m3。
具有血液度、神经毒和致癌性。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5×10。应避免与皮肤接触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唐浩宇 - 教授 - 湘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