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四碘化锡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四碘化锡,又名碘化锡,分子式:SnI4,化学物质,橙黄色或微红色结晶。不溶于冷水,溶于乙醇、苯、氯仿、乙醚、四氯化碳等。主要用作试剂。

物性数据1、性状:橙黄色或微红色结晶。

2、熔点(℃):144.5。

3、沸点(℃):364。

4、相对密度(水=1):4.47(0℃)。

5、辛醇/水分配系数:0.49。

6、溶解性:不溶于冷水,溶于乙醇、苯、氯仿、乙醚、四氯化碳等1。

计算化学数据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0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7、重原子数量:5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9.1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2

性质与稳定性1、稳定性:稳定。

2、禁配物:强氧化剂、强碱、水蒸气。

3、避免接触的条件:潮湿空气。

4、聚合危害:不聚合。

合成方法1、将12g锡粒、40g碘,75mL四氯化碳加入干燥的凯氏烧瓶中,烧瓶上装上回流冷凝管。缓慢加热烧瓶,待反应开始后停止加热,反应仍可继续进行。当溶液停止沸腾时,再加热烧瓶,直至碘全部消失,反应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橙红色,烧瓶中的蒸气和回流冷凝管滴下的液体都不再有碘的颜色为止。取下冷凝管,趁热迅速进行热过滤以除去未反应的锡。用10mL四氯化碳洗涤漏斗上的残留物。合并滤液和洗液,用冰水浴冷却,将析出的结晶过滤分离。滤下的母液蒸发浓缩后冷却,再回收结晶,合计产量44g,产率90%。产品可用四氯化碳进行重结晶。

2、将6.4g三碘化硼(16.3mmol)和1.8g氧化锡(11.9mmol)在封闭的真空管中共热,温度280~300℃,时间12h。在20℃,1.333Pa条件下减压除去过量的三碘化硼。在200~220℃,1.333Pa条件下升华,得到橙色碘化锡结晶7.49g,产率78.5%。

贮存方法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必须完整密封,防止吸潮。应与氧化剂、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环境影响1、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有腐蚀性。遇高热能产生有毒烟气。

2、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锡、碘化氢。

3、实验室监测方法:

用放大反应萃取-分光光度测定碘化物——(Kurkova,T.N.;Bunikiene,L.;ramanauskas,F.;Zalieckiene,E.) ,《Zh.Anal.Khim.》,1980,35,No12,2341-2347(俄文)。《分析化学文摘》,1982.7。

4、环境标准:

美国 车间卫生标准 2mg/m3(按Sn计)。

应急处置(1)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2)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处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3)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灭火剂:干粉、砂土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唐浩宇 - 教授 - 湘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