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酸钡是一个种化学物质,化学式Ba(ClO3)2·H2O,属可溶性钡盐,有较高毒性。吸入后刺激上呼吸道。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口服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腹泻、脉缓、面色苍白、紫绀、呼吸困难、流涎、惊厥、昏迷、胃肠出血、进行性肌麻痹、心律紊乱等。需密封保存。
理化性质氯酸钡,别称一水合氯酸钡、氯酸钡,分子式为Ba(ClO3)2·H2O,外观为无色棱形结晶或白色粉末。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氯酸钡为稳定的强氧化剂,不聚合,分解产生氯化物、氧化钡。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硫酸接触容易发生爆炸。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禁配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强酸、醇类、硫、磷、铝、镁。避免接触的条件:撞击、摩擦、受热。1
制备方法1、氢氧化钡与氯酸铵复分解
用NH4ClO3与Ba(OH)2进行反应,生成Ba(CIO3)2·H2O。
将氯酸铵置于瓷皿中,在水浴上加Ba(OH)2·8H2O的热的溶液[160g Ba(OH)2·8H2O溶于160mL热水中],直加到NH3的臭味完全消失,并且最后溶液呈碱性反应为止。将溶液蒸发至干,将残渣溶于5倍水中,并将CO2通入溶液使BaCO3完全沉淀。将BaCO3滤出并将滤液蒸发到结晶。
2、其他制法
在热的Ba(OH)2水溶液中通入氯气进行氯化反应也可生成氯酸钡。
用铂为阳极,在70~80℃的温度下,直接电解BaCl2水溶液氯酸钡。2
应用与安全主要应用于分析试剂、焰火、绿色炸药、火柴、染料和媒染剂方面。
氯酸钡毒性较大,有氧化性,遇碳、硫、磷、硫酸和硝酸,以及有机物时,撞击即可起火或爆炸。混入的这些杂质的硬度越大,其混合物对撞击或摩擦的敏感度越大
注意事项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属可溶性钡盐,有较高毒性。吸入后刺激上呼吸道。眼和皮肤接触有刺激性。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钡化合物的工人,可有无力、气促、流涎、口腔粘膜肿胀、糜烂、鼻炎、结膜炎、腹泻、心动过速、血压增高、脱发等。
燃爆危险:该品助燃,高毒,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2%~5%硫酸钠溶液洗胃,导泻。就医。
消防措施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物、氧化钡。
灭火方法:用大量水扑救,同时用干粉灭火剂闷熄。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
操作处置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酸类、醇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酸类、醇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唐浩宇 - 教授 - 湘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