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蹼是由食管腔内仅由黏膜和黏膜下层构成的薄(2~3毫米)而脆的蹼状隔膜,可见于食管的任何部位。食管环常指由食管黏膜层和肌层所组成的一层厚而韧的狭窄环。本病发现日益增多。男女均有发现,但症状性下食管环以男性居多。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病因食管蹼可能是由胚胎期内食管发育过程中形成空泡,空泡融合不全,遗留下部分或完全的黏膜环状膈膜;也有人认为是在食管发育过程中,取代绒毛柱状细胞的鳞状上皮过度生长所致。食管肌环是因胚胎期的食管肌层形成过程中,中胚叶成分过度增生而造成食管狭窄。
临床表现上食管蹼患者进流食饮食一般无症状,多数是在吃硬食时出现,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吞咽困难,食物滞留上胸部感。
中食管蹼多数无症状,若5~11个月以上的婴儿间歇性呕吐或突发食管梗阻,应考虑到先天性中食管蹼。成年人发生中食管蹼的原因不明,表现为吞咽较硬的食物时发生间歇性咽下困难,有食物停滞在胸骨后的感觉。
下食管蹼的临床特点与下食管环相似。间歇性吞咽困难是下食管环的主要症状。匆忙进食时,患者有食团堵塞食管而不能咽下的感觉,此时患者试图通过将食物吐出或饮水冲下食团等方法,借以缓解症状。如此若能奏效,患者将从中吸取教训,为避免因匆忙进食导致咽下困难的疾苦,而在往后的进食过程中细嚼慢咽,数周乃至数月不再出现类似症状。因下食管环可防止胃酸反流,患者也无烧心症状,但当反复扩张治疗后,虽吞咽困难可消失,可抗反流屏障却遭破坏,从而可出现反流性食管炎。下食管环患者均存在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此时也可出现反流症状。食管梗阻为其并发症之一,如反复发作,引起食管扩张,可导致自发性食管破裂。
检查如疑有上食管蹼需依靠X线检查。在上食管侧位前壁可发现偏心性、不足2毫米宽的蹼。必要时需进行内镜下食管蹼的细胞刷或活检,以除外炎症狭窄或癌。有时仅于X线检查时发现一层薄(厚1~2毫米)的钡剂充盈缺损,在蹼的上下方食管呈同等程度扩张。下食管蹼的X线特征既不同于中食管蹼也不同于下食管环,蹼的近端(头端)呈食管对称性膨大,远端(食管前庭区)呈现双凹面。患者采取侧卧位作Valsalva动作时摄片,可使下食管环上下的食管腔扩张,易于显示食管环,从而定位、并测量环的直径。它的特征与下食管蹼相反,在环的近端呈双凹面,远端与胃相邻。食管镜检时,先充气把食管下段完全膨胀起来,食管才清晰可见,盲视下活检以除外食管炎、食管癌等疾病。
并发症食管梗阻为其并发症之一,如反复发作,引起食管扩张,可导致食管自发性破裂。
治疗进食时细嚼慢咽,避免紧张、激动。Plummer-Vinson综合征首要措施是治疗贫血,积极给予铁剂治疗。待血红蛋白上升后,吞咽困难可消失。少数大而厚的食管蹼,单纯补铁吞咽困难时,可用内镜电灼治疗或用Hurst扩张器扩张。中食管蹼多无症状,并且预后较好,常不需治疗。一旦发生症状可试用探条扩张或内镜下取出食管嵌塞食团或内镜下切除蹼。下食管蹼和食管环治疗相同,一旦出现急性食管梗阻,紧急内镜下取出或将食团推下,即可解除梗阻。必要时采用扩张疗法常能奏效。如环形纤维环致轮状狭窄,可外科切除。由于狭窄环可造成食管缩短继而形成疝,在切除环时,还需修补食管裂孔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