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PDD)又称增殖性骨膜炎、对称性硬化性厚骨症、Engelmann病或Camurati-Engelmann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骨病。本病以全身性对称性骨发育异常为特点,骨骺一般正常,但亦可受累,故有人主张称PDD为进行性骨干-骨骺发育不良症。长骨受累可造成患者运动障碍和骨痛,颅骨硬化可导致听力、嗅觉减退或丧失。

病因本病呈常染色显性遗传。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19q13,很可能位于19q13.1-13.3,标记定位在此区的DL9S425(58.7cM,19q13.1)和DL9S900(67.1cM,19q13.2)间,致病基因约位于32cM区:并与DL9S868(55.9cM,19q13.1)和DL9S57l(87.7cM,19q13.4)相邻。

临床表现1.症状

起病缓慢、隐匿,因四肢长骨受累,故常表现为肢体疼痛,肌无力。因大多数于婴儿期发病,所以身体发育差,步行晚,步态不稳,呈“鸭步”,消瘦、矮小,不能跳跃、奔跑。病变部位肿痛消退后,因骨质增生出现局部膨隆,常累及双侧骨骼或先以一侧开始,继而波及对侧。

本病一般呈进行性发展与恶化,但病程进展速度不一,无自愈可能。

2.体格检查

可见下肢肌肉萎缩,皮下脂肪薄,下肢弯曲畸形,少数有膝外翻,头颅大,前额突出,性发育迟缓,腰椎过度前突,杵状指(趾),贫血及智力低下等。个别病人眼底可见视盘水肿,颅内压增高。

检查1.生化检查

(1)血红蛋白降低,血沉增快,血钙、磷正常或低血钙、高血磷,血PTH、CT正常,血ALP增高,血清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C端前肽(PICP)增高。

(2)高血磷时,尿磷低、尿羟脯氨酸正常。

(3)少数病人免疫球蛋白A、G、M增高,T淋巴亚群CD4+降低。

本病的生化指标与骨病变有密切关系,测定骨代谢指标可反映骨病变病情,其中Ⅰ型胶原N端前肽(NTX)、Ⅰ型前胶原C端肽(PINP)、骨钙素(BGP)或骨源性ALP的意义较大。

2.X线检查

(1)长管骨内、外骨膜骨化而附加于原皮质表层,致使骨皮质增厚、硬化,以骨干中段显著,髓腔狭窄或完全消失,但可有斑片状密度减低区,可见骨周围软组织萎缩。受累骨骼的发生频率依次为胫骨、股骨、肱骨、尺骨、桡骨和腓骨。典型者为对称分布,通常干骺受累较轻,偶尔累及骨骺。

(2)短管骨跖骨常受累,病变较轻,其病变形态与长骨相似,皮质增厚,骨干增粗,双侧病变基本对称。

(3)颅骨、颅盖骨肥厚,主要为内、外板增厚硬化或板障狭窄、消失、颅底骨硬化、颅底神经和血管通过的孔道狭窄。

(4)个别可见脊柱椎板较致密,亦可累及肋骨、锁骨及骨盆。病变的主要表现是皮质骨增厚、硬化。

诊断1.具备肌无力、骨痛、矮小、消瘦身材等典型症状。

2.X线示长骨内、外膜增厚,骨髓腔变窄,骨骺及干骺端、关节面受累。

3.血沉增快、贫血,ALP、骨钙素、PICP增高,PTHH、CT及尿羟脯氨酸正常。

治疗1.一般治疗

包括加强营养和适当运动。因患者多处于生长发育状态,病变影响到骨髓的造血,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需补充蛋白、维生素C,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钙剂和铁剂。

2.止痛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1)解热止痛剂 非特异性的消炎止痛药吲哚美辛、布洛芬、吡罗昔康(炎痛喜康等)、水杨酸类(阿司匹林、索米痛片、非那西丁等)。

(2)糖皮质激素治疗PDD的作用有两个方面 ①抑制成骨细胞,减少骨髓腔狭窄所造成的骨畸形,从而达到止痛目的。②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增高,所以疼痛可能有免疫因素的参与。

3.骨畸形及其他并发症的处理

骨畸形严重者或影响功能可行截骨矫形术。由于颅神经受压引起的耳聋,可行耳蜗移植,重建听觉。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视盘水肿的病人,可行颅内减压。

预后治疗中由于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作用而止痛,但可的松及其类似物虽能提高痛阈,减少疼痛,但并不能改善病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