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六氟磷酸锂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六氟磷酸锂是电解液成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约占到电解液总成本的43%。氟化工行业中,虽然传统产品同比降幅明显,但高端产品需求增长保持了强劲势头。尤其是六氟磷酸锂产销继续保持良好态势。随着未来新能源领域的持续扩张,六氟磷酸锂望迎来持续爆发。未来其它的新型锂盐有望取代六氟磷酸锂。

简介中文名:六氟磷酸锂

英文名:Lithium Hexafluorophosphate

CAS:21324-40-3

EINECS:244-334-7

分子式:LiPF6

相对分子质量:151.91

白色结晶或粉末,相对密度1.50。潮解性强;易溶于水、还溶于低浓度甲醇、乙醇、丙酮、碳酸酯类等有机溶剂。暴露空气中或加热时分解。暴露空气中或加热时六氟磷酸锂在空气中由于水蒸气的作用而迅速分解,放出 PF5而产生白色烟雾。1

性质与稳定性如果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

避免接触氧化物。易溶于水,还溶于低浓度甲醇、乙醇、丙醇、碳酸酯等有机溶剂。暴露空气中或加热时分解。1

合成方法1.湿法 该方法是将锂盐溶于无水氢氟酸中形成LiF·HF溶液,然后通入PF5气体进行反应生产六氟磷酸锂结晶。经分离,干燥得到产品。

2.干法 该方法是将LiF用无水HF处理,形成多孔LiF,然后通入PF5气体进行反应,从而得到产品。

3.溶剂法 该方法是使锂盐与氟磷酸的碱金属盐、铵盐或有机胺盐在有机溶剂中反应,结晶,从而制取六氟磷酸锂产品。1

市场前景
新能源类产品六氟磷酸锂颇受国内技术优势企业青睐,而目前市场对六氟磷酸锂的需求稳中有增,未来中国有望成为六氟磷酸锂产能大国。

技术 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002407)是中国唯一能够批量生产晶体六氟磷酸锂的公司,预计1000吨将在年底投产,产品经过市场检验,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等高端领域;其余生产厂家有关东电化、stella、金牛能源、韩国蔚山、台塑。1

产品用途六氟磷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主要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锂离子储能电池及其他日用电池,同时是近中期不可替代的锂离子电池电解质。1

安全术语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6/37/39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1

风险术语R22Harmful if swallowed.

吞食有害。

R24Toxic in contact with skin.

与皮肤接触有毒。

R34 Causes burns.

引起灼伤。1

安全信息符号:GHS05GHS06GHS08

信号词:危险

危害声明:H301; H314; H372

警示性声明:P260; P280; P303 + P361 + P353; P304 + P340 + P310; P305 + P351 + P338

包装等级:II

危险类别:8

海关编码:2826909001

危险品运输编码:UN 3260 8/PG 1

WGK Germany:3

危险类别码:R22; R24; R34

安全说明:S26-S36/37/39-S45-S28A

危险品标志:T2

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会中毒。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长期或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GHS危险性类别:

急性经口毒性 类别 3

皮肤腐蚀 / 刺激 类别 1A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类别 1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 反复接触 类别 1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

H301 吞咽会中毒。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H372 长期或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 水或吸烟。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 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

P301+P310 如误吞咽: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30 漱口。

P301+P330+P331 如误吞咽: 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P303+P361+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 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 水清洗皮肤/淋浴。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 用。

P304+P340 如误吸入: 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 呼吸舒适体位。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 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 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 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14 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

安全储存: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健康危害:吞咽会中毒。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长期或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2

急救措施急救: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 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

食入: 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2

消防措施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2

泄露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蒸汽或粉尘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环境保护措施: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并转移至安全场所。禁止冲入下水道。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封闭排水管道。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2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处置应在具备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换气设施的场所进行。避免眼和皮肤的接触,避免吸入蒸汽。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如需罐装,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避免与氧化剂等禁配物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使用后洗手,禁止在工作场所进饮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7°C。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保持容器密封。远离火种、热源。库房必须安装避雷设备。排风系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耿彩芳 - 副教授 - 中国矿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