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虫病是由于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通过蚊虫传播,蚊是中间宿主,人为终末宿主。我国丝虫病主要见于黄河以南地区,主要致病的为斑氏丝虫。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淋巴结炎、离心性淋巴管炎、淋巴水肿、象皮肿、乳糜尿、精索炎等。
病因病原体有班氏丝虫、马来丝虫和帝纹丝虫等。我国以班氏丝虫为主。以多种库蚊及按蚊为传播媒介。当蚊虫叮刺人血时,将微丝蚴吸入蚊胃,在蚊体内经10~14天发育为活跃的感染期幼虫,多位于蚊的下唇。当蚊再次刺吸人血时,感染期幼虫进入人体伤口附近淋巴管,再移行至大淋巴管或淋巴结内,发育为成虫。雌雄成虫交配后,雌虫产出微丝蚴,随淋巴液经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成虫在淋巴管内寄生所产生的刺激引起淋巴管扩张、管壁内皮细胞增生及炎细胞浸润,淋巴管周围组织也有炎症反应,在淋巴结内可形成炎症性的肉芽肿,从而造成淋巴循环阻塞,造成淋巴管扩张及破裂,淋巴液外溢引起淋巴水肿,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肿胀、增生及肥大畸形。
临床表现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为主。好发部位为股部、腹股沟、下肢。
急性期主要表现为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局部呈红线,由近端向远延伸,称为离心性淋巴结炎,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疼痛并有压痛。偶可有荨麻疹样表现,多发生于小腿下段内侧,局部皮肤红肿,紧张发亮,有压痛及灼热感,症状类似丹毒。有时由于成虫寄生在阴囊内的淋巴管引起睾丸及附睾肿大、精索结节状肿块等,常有疼痛和压痛,一般3~5天内消退,不久又复发。
慢性期主要为淋巴阻塞的表现,以淋巴水肿和象皮肿为特征。局部肿胀,皮肤紧张,压之有凹陷,有坚实感。下肢象皮肿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患肢肿大,皮肤干燥、肥厚、汗毛脱落,肤色加深变暗,可进一步发展为瘤状隆起和结节以及疣状增生,肿大处出现深沟褶皱,外观畸形。精索淋巴管发生阻塞可致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表现为阴囊肿大,不对称,皮肤紧张,表面光滑,褶皱消失,无压痛,同侧睾丸不易触及。淋巴管阻塞部位发生在主动脉前淋巴结或肠干淋巴管时,可出现乳糜尿。全身症状可有发热、寒战等。
检查微丝蚴检查:在晚9时开始采血,凌晨2时前结束,自指尖或耳垂取血涂片检查。乳糜尿或淋巴积液,离心后取沉渣涂片检查。如找到微丝蚴,即可确诊,但阴性不能排除诊断。免疫学方法检测丝虫特异性抗体或抗原,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
荧光试验、丝虫补体结合试验等亦有助于诊断。
诊断曾在流行区居住,有反复发作的淋巴结炎、离心性淋巴管炎、象皮肿、乳糜尿、精索炎等表现者,结合实验室检查,可诊断。
治疗1.病原治疗
(1)乙胺嗪是首选药物,对成虫和微丝蚴均有杀灭作用。因罗阿丝虫病或盘尾丝虫病患者服用乙胺嗪后可有严重反应,因此确定治疗前注意排除其他蠕虫感染病史。
(2)呋喃嘧酮对成虫及微丝蚴具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2.对症治疗
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附睾炎等,口服解热镇痛药或泼尼松可使症状缓解。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应用抗生素。乳糜尿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减少脂肪类食物。鞘膜积液、淋巴阴囊、阴囊象皮肿可通过手术获得改善。下肢象皮肿,轻者可抬高患肢、用弹性绷带增加局部淋巴及静脉回流,晚期严重者可行物理疗法或外科手术切除部分肥厚的皮下组织。
预防对流行区居民反复进行普查、普治,以控制传染源。在高度流行区可进行乙胺嗪全民服药或乙胺嗪药盐全民防治。注意防蚊灭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