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异丙硫醇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异丙硫醇是一种化学药品,英文名称: isopropyl mercaptan 。"密度: 0.823g/cm3 熔点: -131℃ 沸点: 55.8°C at 760 mmHg 水溶性: SLIGHTLY SOLUBLE 蒸汽压: 246mmHg at 25°C "它是一种闪点易燃液体,人吸入后,引起嗅觉丧失、肌无力、惊厥、呼吸麻痹。口服引起恶心、呕吐。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

简介中文名称:2-丙硫醇

英文名称:2-Propanethiol

别名名称:异丙硫醇 硫代异丙醇 2-丙烷硫醇 1-甲基异硫醇

别名:1-Methylethanethiol 2-Mercaptopropane Isopropyl mercaptan

分子式:C3H8S

分子量:76.161

编号系统CAS号:75-33-2

MDL号:MFCD00004863

EINECS号:200-861-4

RTECS号:TZ7302000

BRN号:605260

PubChem号:248813361

物性数据1.性状:无色挥发性液体,有特殊臭味。

2.密度(g/mL,25/4℃):0.8143

3.熔点(ºC):-130.54

4.沸点(ºC,常压):52.6

5.折射率(20ºC):1.4225

6.闪点(ºC):-34.4

7.溶解性:与乙醇和乙醚混溶,易溶于丙酮,微溶于水。1

毒理学数据其蒸气吸入有毒。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性。

分子结构数据1、摩尔折射率:23.80

2、摩尔体积(cm3/mol):92.4

3、等张比容(90.2K):200.7

4、表面张力(dyne/cm):22.2

5、极化率(10-24cm3):9.431

计算化学数据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3

2.氢键供体数量:1

3.氢键受体数量:1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

7.重原子数量:4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0.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1

性质与稳定性1. 高度易燃。

2. 存在于烟气中。2

贮存方法本品应密封于阴凉干燥处避光保存。2

用途用作溶剂、有机合成中间体。2

危险性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后,引起嗅觉丧失、肌无力、惊厥、呼吸麻痹。口服引起恶心、呕吐。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第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遇强酸能分解释出有毒气体。遇水释出有毒的腐蚀性气体。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2

废弃处置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硫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 31035

UN编号: 2402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2

法规信息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2

安全信息危险运输编码:UN 2402 3/PG 2

安全标识:S16 S26 S23 S36

危险标识: R11 R36/37/38 R20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廉 - 副教授 - 中国矿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