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木酮,又名:环庚酮,分子式:C7H12O,无色液体,有薄荷气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可由环己酮与硝甲烷加成、还原、重氮化、扩环而得。用作溶剂、有机合成,经肟化可制环庚酮肟。
物性数据1.性状:无色液体,有薄荷气味。
2.熔点(℃):25。
3.沸点(℃):179。
4.相对密度(水=1):0.951。
5.辛醇/水分配系数:1.620。
6.闪点(℃):55.56。
7.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8.气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4222.1。
9.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247.5。
10.液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4170.2。
11.液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299.41。
分子结构数据1、摩尔折射率:32.41
2、摩尔体积(cm3/mol):120.6
3、等张比容(90.2K):285.9
4、表面张力(dyne/cm):31.5
5、极化率(10-24cm3):12.84
计算化学数据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1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2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7.1
7、重原子数量:8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76.4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合成方法由环己酮与硝甲烷加成、还原、重氮化、扩环而得。工艺过程为:将甲醇、硝基甲烷、环己酮加入反应锅中搅拌,在5-10℃滴加碱液,冷至-4℃反应1h,滤出沉淀,加水溶解,用乙酸酸化至pH=4-5,再加热溶解,静置,分取油层得硝甲基环己醇粗油;再将粗油用铁粉还原,得胺甲环己醇还原液;加入亚硝酸钠溶液,在0-8℃重氮化后,升温至25℃搅拌1.5h,再升温至85℃,然后进行水蒸气蒸馏,馏出物静置,分取油层减压蒸馏,收集60℃(1.87kPa)馏分,得环庚酮成品1。
用途1、用作溶剂、有机合成,经肟化可制环庚酮肟。用于颠茄酮等有机物的合成。
2、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用于化学研究1。
性质与稳定性1、稳定性:稳定。
2、.禁配物:强氧化剂、强碱、强还原剂。
3、聚合危害:不聚合。
贮存方法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7℃。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毒理学数据1、急性毒性:
小鼠经腹腔LDLo:750mg/kg,行为-兴奋或昏迷,心脏-心律失常(包括变化的传导);
小鼠经皮下LDLo:930mg/kg,自主神经系统-其他(直接) parasympathomimetic行为-昏迷,呼吸抑制。
2、急性毒性:暂无资料。
3、刺激性:暂无资料。
4、其他:LDLo:930mg/kg(小鼠皮下)1。
对环境的影响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应对措施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士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廉 - 副教授 - 中国矿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