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鄂木斯克出血热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鄂木斯克出血热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其特征为病毒性抗原、自然疫源性、出血症状和良性经过。1941~1943年曾发现该病,1944~1945年在前苏联西伯利亚的鄂木斯克北部农村首次报告该病,1945年和1946年两次鄂木斯克出血热暴发分别发病200余人和600余人。

病因1.鄂木斯克出血热病毒

鄂木斯克出血热病毒属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为单链核糖核酸(RNA)。病毒主要侵犯血管和神经系统。此病毒可以在急性期从患者血中和纹头蜱中分离出来。

2.皮肤、黏膜和内脏血管

均有充血、内皮细胞受损,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产生组织充血、水肿。

3.血管张力减退

可导致虚脱和休克。

4.脑水肿

可能会引起感觉改变。

临床表现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10天。本病特征是皮肤充血和黏膜充血。此病一般起病比较突然,并且伴随有四肢疼痛,呕吐和腹泻,发热、头痛,还可能发生鼻、肠、肺和子宫出血。患有此病的患者还有可能出现第二次发热,而且病情要第一次严重得多,一般在发病后的10~15天内出现。脑膜症状、肺炎和肾病也可能伴随着第二次发热而发生。

检查1.血常规检查

急性期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浆细胞增多。脑膜受累者脑脊液中的细胞数和蛋白可升高

2.尿常规检查

尿中可查见清蛋白及颗粒管型。

3.病毒分离

从急性期患者分离病毒和用病毒中和试验检测抗体对诊断有价值。

诊断诊断一般是取患者一周内的血液、脑脊液,接种于豚鼠、小白鼠脑内或鸡胚进行病毒分离或者是取双份血清作补体结合或中和试验,呈4倍以上升高者。

鉴别诊断1.发热初期

应与回归热,伤寒、斑寒、钩体病等鉴别。例如伤寒的基本病理特征为持续菌血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受累、回肠远端微小脓肿及小溃疡形成。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高热、表情淡漠、腹部不适、肝脾肿大。

2.出血期

应与流行出血热、流脑等相鉴别。例如典型的“流脑”表现为急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及脑膜刺激症状。

并发症可发生脑膜症状,肺炎和肾病。

治疗一般是以包括纠正低血压、止痛、脱水和出血的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