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茴香脑(天然)是一种化学品,分子式是C10H12O。用作牙膏用香精、香料,也用于食品、医药等 。
编号系统CAS号:104-46-1
EINECS号:224-052-0
RTECS号:BZ9275000
BRN号:7742291
物性数据性状:反式为结晶体,顺式为液体。有甜润的茴香香气。
密度(g/mL,20℃):0.9883
熔点(ºC):22.5
沸点(ºC,常压):235
沸点(ºC, 307pa):81~81.5
折射率:1.56145
闪点(ºC):90
溶解性:能与氯仿、醚混溶,溶于苯、乙酸乙酯、丙酮、二硫化碳、石油醚和醇,不溶于水。1
毒理学数据1、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2090mg/kg;
大鼠腹膜腔LDLo:70mg/kg;
小鼠经口LD50:3050mg/kg;
小鼠腹膜腔LD50:593mg/kg;
兔子皮肤接触LD50:>5mg/kg;
豚鼠经口LD50:2160mg/kg;
野生鸟类经口LD50:316mg /kg;
2、 慢性毒性/致癌性:小鼠腹膜腔TDLo:2400mg/kg/8W-I;1
分子结构数据1、摩尔折射率:48.82
2、摩尔体积:154.4
3、等张比容(90.2K):366.9
4、表面张力(dyne/cm):31.8
5、极化率:19.351
计算化学数据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3.3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1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5、互变异构体数量: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9.2
7、重原子数量:11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21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1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1
性质与稳定性1. 存在于白肋烟烟叶中。
2. 天然存在于茴香油、小茴香油和八角茴香油等精油中,其中反式体占大多数。2
合成方法1. 茴香脑在工业制法有多种,现介绍以下几种。(1)将茴香油或大茴香油冷却,析出结晶,经蒸馏并用酒精再结晶可得。也可以对茴香油精馏,收集230-234℃的馏了出物。或减压精馏,收集142℃(5.60kPa)或110℃(2.7kPa)馏分,即得茴香脑。(2)由对甲氧基苯基丁烯酸经220-240℃加热而得。(3)将对丙烯基苯甲醚与苛性碱一起加热,异构化为茴香脑。(4)由对丙烯基苯酚甲基化而得。(5)茴香醛与G2H5MgX作用,将生成物加热水脱水得到茴香脑。(6)茴香醛与丙酸酐及丙酸钠一起加热得到茴香脑。(7)在茴香醚和丙醛混合物中,于0℃加入浓盐酸和磷酸,使氯化氢气体达饱和,将产物与吡啶一起加热脱去氯化氢,即得到茴香脑。也可用氢溴酸代替浓盐酸,产物用金属钠处理,脱溴化氢即得到茴香脑。(8)将对溴茴香醚制备成Grignard试剂,并与烯丙基溴反应,生成对甲氧基苯丙烯,然后与氢氧化钾一起加热,异构化得到茴香脑。
2. 烟草:BU,14。2
用途在食品特别是糕点的加香中,用作茴香香精和甘草香精;也用于饮料,还广泛用于杏、榅桲 、杨梅等的香精及牙膏和含漱液等。此外,茴香脑还用于药物的矫味剂和矫气味剂、化妆品和香皂的香料、合成药物的原料及彩色照相的增感剂等。茴香脑作为药物,以因化疗或放疗反致的白细胞减少症,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茴香脑作为生产大茴香醛的消费比重较大。在对氨基苯磺酸的存在下,茴香脑(或含茴香脑的精油)经臭氧、硝酸、高锰酸钾或红矾硫酸液氧化即得大茴香醛(对甲氧基苯甲醛)。相对密0.9883(20/4℃),折光率1.56145,闪点90℃。能与氯仿、醚混溶,溶于苯、乙酸乙酯、丙酮、二硫化碳、石油醚和醇,不溶于水。带有甜味,具茴香的特殊香气。
用作牙膏用香精、香料,也用于食品、医药等 。2
国家标准GB 23489-2009 食品添加剂 大茴香脑(天然)
本标准规定了大茴香脑(天然)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
StandardTitle in Chinese: 食品添加剂 大茴香脑(天然)。2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
切断火源。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可减少蒸发。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运至空旷的地方掩埋、蒸发、或焚烧。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饮足量温水,催吐,立即就医。2
安全信息安全标识:S36/S37S23S24
危险标识:R43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廉 - 副教授 - 中国矿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