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真空浓缩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真空浓缩:在二次蒸汽的诱导及分离器高真空的吸力下,被浓缩的物料及二次蒸汽以较快的速度沿切线方向进入分离器。真空技术保存了原料的营养成分和香气。

浓缩目的1、除去食品中的大量水分,减轻了重量,减小了体积,节省了包装、贮存和运输费用。

2、通过了提高食品的浓度,达到贮藏食品的目的。

3、满足后续加工工艺过程的要求。1

真空浓缩优点真空浓缩具有很多优点。液体物质在沸腾状态下溶剂的蒸发很快,其沸点因压力而变化,压力增大,沸点升高,压力小,沸点降低。例如牛奶在101kPa下,沸点为100℃,而在真空度82.7~90.6KPa下,沸点仅为45~55℃。由于在较低温度下蒸发,。同时,由于物料不受高温影响,避免了热不稳定成分的破坏和损失,更好地保存了原料的营养成分和香气。特别是某些氨基酸、黄酮类、酚、类维生素等物质,可防止受热而破坏。而一些糖类、蛋白质、果胶、粘液质等粘性较大的物料,低温蒸发可防止物料焦化。1

真空浓缩设备真空浓缩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

(1)降膜式浓缩设备:物料循环时间少,物料受热时间仅2min左右,故适合于热敏性物料的浓缩。其传热系数、能耗与升膜式相近。有时液膜形成不均匀,物料易焦化、结垢。

(2).双效升(降)膜式浓缩设备:该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与单效膜式浓缩设备相似,主要是增加了一台热泵,并增加了二效加热器、二效分离器等。主要是由于二次蒸汽能够加以利用,降低了能耗,生产能力大。但设备结构趋于复杂,给操作和管理带来较高要求。

(3)间歇式单效盘管式真空浓缩锅:该设备主要由盘管式加热器、蒸发室、冷凝器、抽真空装置、雾沫分离器、进出料阀及各种控制仪表所组成。该设备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操作稳定、易于控制。传热系数较高,蒸发速率快,一般蒸发量为1200L/h的浓缩设备,在生产乳粉时,其实际蒸发量可达1500L/h。可调节加热蒸汽的量和蒸汽压力的高低.以满足生产或操作的需要。在锅内物料混合均匀,特别适用于粘稠物料的浓缩。其缺点是间歇出料,物料受热时间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对产品质量有一定影响。该设备体积较大,清洗比较困难。

(4)单效升膜式浓缩设备:该设备为自然循环的长管型液膜式蒸发器,主要由加热器、分离器、雾沫捕集器、水力喷射泵、循环管等部分组成。

该设备工作时,液料自加热器底部进入加热管,液位约占管长的1/5~1/4,蒸汽在管外加热,使料液沸腾,迅速汽化,蒸汽高速在管内上升,将物料挤向管壁,二次蒸汽在管内由下而上逐渐增多,使物料不断形成薄膜,在二次蒸汽的诱导及分离器高真空的吸力下,被浓缩的物料及二次蒸汽以较快的速度沿切线方向进入分离器。在分离器离心力作用下,物料沿其周壁高速旋转,并均匀分布于周壁及锥底上,物料液表面积增大,加速了水分的进一步汽化。二次蒸汽及其夹带的物料液滴、经雾沫分离器进一步分离后,二次蒸汽导入水力喷射泵冷凝,分离得到的浓缩液沿循环管下降,回到加热器底部,与新加入的料液自行混合,再进入加热管浓缩。几分钟后,料液浓度即可达到要求。其中一部分浓缩液可在循环管底部连续抽出,一部分回到加热器。

单效升膜式浓缩设备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占地面积小,投资省,经济实用。生产能力大,传热系数高,蒸汽消耗较低.可连续出料,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特别适用于牛奶等易起泡沫的物料。但由于管子较长,清洗不太方便,且不大适用于粘度较大或高浓度物料。

在食品浓缩设备中,尚有多效薄膜式浓缩设备、刮板式薄膜蒸发器、板式蒸发器、离心式薄膜蒸发器等,后三者适合于高粘度或含悬浮颗粒的果蔬汁的浓缩。2

真空浓缩设备常见故障及原因(一)真空度低

1、设备或管路的连接处密封不严;

2、形成真空的系统有故障;

3、冷却水的温度较高,冷却水的量少;

4、上下不凝性气体管路部分堵塞;

5、热压泵的工作蒸汽压力过高或喷嘴磨损;

(二)管内壁结垢较多(焦管)

1、原料乳不新鲜;

2、进料量不足或短时断料;

3、清洗不彻底;

4、液体分布器的部分小孔堵塞;

5、加热温度过高;

6、管内壁机械损伤。

(三)出料浓度低

1、进料量过多;

2、加热列管结垢;

3、加热蒸汽压力低;

4、蒸发器壳层内冷凝水未及时排出。

5、冷却水混入物料。

(四)倒罐(冷却水进入蒸发器)

1、未按顺序停车。停车时应先破坏蒸发器内的真空,然后再关闭形成真空的系统,以免冷

却水倒入罐内;

2、突然断电,未能及时在关闭蒸汽后破坏真空度;

3、冷却水泵出现故障;

4、冷却水进水量太大;

5、抽真空设备有故障。

(五)跑料(物料沿二次蒸汽管路排出)

1、进料量过大;

2、设备内真空度过高;

3、分离器分离效果不好;

4、加热蒸汽温度过高;

5、物料进料时温度过高。2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蒲富永 - 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