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疝是指一侧肺脏的部分组织通过纵隔突入到另一侧胸腔。纵隔移位是整个纵隔连同其内容物向对侧移位,故二者不同,但可并存。纵隔在解剖学上有3个薄弱区域:前上纵隔、后上纵隔、后下纵隔。
病因本病常由①一侧肺大疱、张力性气胸、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胸腔积液、肺囊肿和肿瘤等;②或一侧肺不张、一侧全肺切除术后;③一侧胸腔病变产生瘢痕收缩而将健侧胸腔部分肺脏经纵隔结构薄弱区域牵拉进入患侧胸腔,如见于肺结核纤维化、慢性胸膜炎瘢痕收缩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纵隔疝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原发疾病的症状与体征,如发生张力性气胸者,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循环紊乱。因纵隔疝与纵隔移位并存,体检时可见气管移位,心界移位,心尖搏动点移位等体征。
检查1.实验室检查
血象正常。
2.其他检查
后前位胸片和纵隔肺门常规断层片可见局部透亮区域超过气管轴线,是肺组织疝入对侧胸腔的征象,疝入对侧的肺组织内很少见肺纹理。胸部CT可显示纵隔疝的部位和范围。
诊断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胸部X线和胸部CT检查。胸部X线有助于明确导致纵隔疝的原发疾病的诊断。胸部CT可以清晰地显示纵隔疝的部位和范围。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肺发育不全、肺不张等疾病相鉴别。
并发症纵隔移位时可导致大血管扭曲。
治疗纵隔疝的治疗原则为原发疾病的治疗,其本身并无特殊的针对性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