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肠炎是一组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水样便或稀便,也可有发热及全身不适待症状,病程短,病死率低。各种病毒所致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基本类似。与急性胃肠炎有关的病毒种类较多,其中较为重要的、研究较多的是轮状病毒和诺瓦克病毒。
病因在病毒性肠炎中,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而诺瓦克病毒是成人和大龄儿童流行性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
临床表现一般起病急,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排黄色水样便,无黏液及脓血,量多,多数伴有发热,患儿早期可能出现呼吸道症状。成人感染者发热及呼吸道症状较儿童少。其他并发症状有腹胀、腹鸣、腹痛和恶心、呕吐等。也可有全身乏力、酸痛、头晕、头痛等症状。腹泻重者可发生等渗性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体弱、老年人及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的症状较重。
检查1.血常规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大多正常,少数偏高,分类淋巴细胞增加;
2.大便常规及培养大便镜检
大多无特殊发现,少数可见少量白细胞,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3.特异性诊断实验
(1)取粪便作直接或免疫电镜检查可发现轮状病毒颗粒。
(2)用酶联免疫附试验或免疫酶斑试验检测粪便上清液中的病毒抗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从粪便中提取病毒RNA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色,检查有无轮状病毒的RNA电泳图谱,既有诊断价值,又可区别不同型病毒感染。
(4)血清学检测感染后5天,血中可检测出特异性IgM抗体,亦有助于本病诊断。
诊断1.流行病学在秋冬季发生的水样腹泻,尤其有较多病例同时发生,应考虑有本病可能。
2.临床表现急性水样腹泻,中毒症状较轻,病程自限。
3.实验室检查可确诊。
治疗本病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暂停乳类及双糖类食物。吐泻较重时用止吐剂及镇静剂。口服或静脉补液以纠正和电解质紊乱。
1.柳氮磺胺吡碇(SASP)
本药在肠道内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5-ASA)与碘胺吡碇,前者是主要有效成分,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或白细胞介导的氧自由基形成,能消除炎症。
2.甲硝唑
主要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阿米巴病及丝虫病等。
3.激素类
具体药物有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地塞米松等。
4.硫唑嘌呤
此类药物在体内产生巯嘌呤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和淋巴细胞的增殖,对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