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丙烯酸丁酯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丙烯酸丁酯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2丙烯酸及其酯类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3用于制造丙烯酸酯溶剂型和乳液型胶黏剂的软单体,可以均聚、共聚及接枝共聚,高分子聚合物单体,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3

物性数据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42

2.饱和蒸气压(kPa):0.43(20℃)

3.燃烧热(kJ/mol):-4073.2

4.临界温度(℃):327

5.临界压力(MPa):2.94

6.辛醇/水分配系数:2.38

7.引燃温度(℃):267~292

8.爆炸上限(%):9.9

9.爆炸下限(%):1.3

10.黏度(mPa·s,20ºC):0.90

11.黏度(mPa·s,25ºC):0.81

12.黏度(mPa·s,40ºC):0.70

13.闪点(ºC,开口):47

14.闪点(ºC,闭口):41

15.蒸气压(kPa,0ºC):0.14

16.蒸气压(kPa,20ºC):0.44

17.蒸气压(kPa,50ºC):2.82

18.蒸气压(kPa,100ºC):21.9

19.相对密度(25℃,4℃):0.8934

20.常温折射率(n25):1.4156

21.溶度参数(J·cm-3)0.5:17.121

22.van der Waals面积(cm2·mol-1):1.131×1010

23.van der Waals体积(cm3·mol-1):80.1703

性质与稳定性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随温度升高,贮存时间的延长,自聚倾向加剧

避免接触条件:光照、受热3

禁忌物: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用途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粘合剂、乳化剂、涂料。

烯酸及其酯类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将丙烯酸酯类聚合成聚合物或共聚物。丙烯酸丁酯(以及甲酯、乙酯、2-乙基己酯)属于软单体,可以与各种硬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乙酸乙烯等,及官能性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羟丙酯、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酰胺及基衍生物等进行共聚、交联、接枝等,作成200-700多种丙烯酸类树脂产品(主要是乳液型,溶剂型及水溶型的)

用作涂料、胶粘剂、腈纶纤维改性、塑料改性、纤维及织物加工、纸张处理剂、皮革加工以及丙烯酸类橡胶等许多方面。

类别易燃液体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口服- 大鼠 LD50: 900 毫克/ 公斤; 口服- 小鼠 LD50:7561 毫克/ 公斤

刺激数据 皮肤- 兔子 10 毫克/ 24小时 轻度; 眼- 兔子 50 毫克/ 24小时 轻度

可燃性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温、强氧化剂可燃; 燃烧排放刺激液体

储运特性 包装完整、轻装轻卸; 库房通风、远离明火、高温、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灭火剂 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职业标准 TWA 10 PPM ( 55 毫克/ 立方米); STEL 20 PPM (110 毫克/ 立方米)4

安全信息危险品标志 F,Xn,Xi

危险类别码 11-20/21/22-37/38-43-52/53-36/37/38-10

安全说明 16-25-37-61-9-36/37-26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993 3/PG 2

WGK Germany 2

RTECS号 UD3150000

F 10

HazardClass 3

PackingGroup III

毒害物质数据 141-32-2(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4

毒理学数据1.急性毒性

LD50:900mg/kg(大鼠经口);5880mg/kg(小鼠经口);1800mg/kg(兔经皮)

LC50:14305mg/m3;2730ppm(大鼠吸入,4h)

2.刺激性

家兔经皮:10mg(24h),轻度刺激(开放性刺激试验)。

家兔经眼:50mg,轻度刺激。

3.其他 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o):135ppm(6h)(孕6~15d),植入后死亡率升高。5

生态学数据1.生态毒性

LC50:23mg/L(48h)(圆腹雅罗鱼);5mg/L(72h)(金鱼)

2.生物降解性

好氧生物降解(h):24~168

厌氧生物降解(h):96~672

3.非生物降解性

空气中光氧化半衰期(h):2.3~23

一级水解半衰期(h):3.07×1055

分子结构数据1、摩尔折射率:35.97

2、摩尔体积(cm3/mol):142.6

3、等张比容(90.2K):324.3

4、表面张力(dyne/cm):26.7

5、极化率(10-24cm3):14.265

计算化学数据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2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5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26.3

7.重原子数量:9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97.1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5

性质与稳定性1.稳定性 稳定

2.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碱、强酸

3.避免接触的条件 受热、光照、接触空气

4.聚合危害 聚合

上游丙烯酸、正丁醇6

下游异丙威乳油(20%)、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乳液、纯丙乳液、聚丙烯酸酯浆料、丙烯酸及酯类共聚乳液、硅丙树脂、苯丙乳液、建筑乳液、丙烯酸树脂漆类、丙烯酸清漆、B01-3丙烯酸清漆、苯丙外墙乳胶漆、水性涂料增稠剂、建筑胶8016

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WS/T161-1999,作业场所空气)

空气中微量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的鉴定(气相色谱法)[刊俄]/Ozhandzhapanyan A.N.;Puzyan E.A.//ГИГ.caHИT.-1988,(11).-43~45 《分析化学文摘 》1992-19936

环境标准

|| ||

6

贮存方法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3

环境影响及安全健康危害①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②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900mg/kg(大鼠经口);2000mg/kg(兔经皮);LC5014305mg/m,4小时(大鼠吸入)

刺激性: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10mg(24小时),轻度刺激。家兔经眼:50mg,轻度刺激。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35ppm(6小时)(孕6~15天), 植入后死亡率升高。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可疑阳性,人类无可靠数据。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

灭火方法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

泄漏处理小量泄漏

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包装要求密闭。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5℃,不可贮存在惰性气体环境中,大量贮存的罐内必须用泵循环,以避免死角处的物料聚合,尽可能避免长期贮存,一般不超过180天。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灌装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充装要控制流速,注意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危险品标志Xi刺激

风险术语R10易燃。

R11高度易燃。

R21与皮肤接触有害。

R37刺激呼吸系统。

R38刺激皮肤。

R43与皮肤接触可能致敏。

R63可能有对胎儿造成伤害的危险。

R65吞食可能造成肺部损伤。

R67蒸汽可能引起困倦和眩晕。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2

安全术语S9保持容器置于良好通风处。

S62若吞食,切勿催吐;立即求医,并出示其容器或标签。

S36/37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2

危险品运输编号UN2348 3/PG 3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锐 - 副教授 - 燕京理工学院